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案6个月,社保农保双覆盖
市政协高度关注民生工程,半年内助城乡居民老有所养
  • 2011年12月23日  作者:
  • 【PDF版】
□通讯员 王惠强 记者 张凯
背景回顾:
  2009年12月滨城区(含高新区)作为国家首批试点县正式启动,2010年10月,惠民县、博兴县列入第二批国家和省级试点。除试点县区外,其他县区尚未推行新农保制度,人民群众未能享受新农保政策,大多数农民有享受新农保的强烈愿望和要求。
  在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经年满60周岁的人员,可以只参保不缴费,只要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参保缴费,就可以直接享受最低标准的基础养老金。
◥◥ 问题:社保保障存在空白点
  政协委员在调研时发现,参保对象多是补缴保费就能享受待遇的60岁以上人员,45岁以下的适龄参保人员绝大部分持观望态度,中青年农民参保的积极性普遍不高。以上情况极为可能导致大部分适龄参保人员不能按时、足额缴费。
  入保补贴造成极大财政压力。政协委员调研发现,目前每人每年给予参保居民30元的缴费补助,以滨州市16-59周岁适龄人数142.6万人计算,每年财政共支出4278万元,造成财政负担势必越来越重,地方政府为确保基础养老金发放,而对个人参保缴费补贴不能按时到位。除此以外,新农保制度与农村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衔接工作困扰试点县开展新农保工作。
  基层综合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新农保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工作量大,需要长期的有效运行管理,县乡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但远远不能满足新农保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面对庞大的参保工作量,现有工作人员少,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与开展工作还不相适应,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
◥◥ 进展:全市166.5万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
  接到提案后,市政协高度关注这项民生工程,4月份宋振华副主席带领提案委和部分政协委员进行专题视察,听取市县两级情况汇报,进村入户详细了解进展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有力促进了新农保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市人保局不断加大对各县区的督导力度。经过6个月的精心准备,全市基层经办服务平台达到了有场所、有机构、有人员、有设备、有经费、有制度。为提高经办人员的业务素质,市、县两级密集组织开展政策业务培训,规范和优化经办工作流程,提高经办工作人员的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
  6月28日,全市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养老金发放仪式隆重举行,这标志着我市如期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双覆盖,在全省地级市中率先同步实现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
  目前,全市166.5万城乡居民纳入保障范围,其中53.8万60岁以上老年居民直接领取基础性养老金。其中,符合领取条件的60周岁以上人员发放人数为52.3万人,发放率达到100%,16-59周岁参保人数为108.6万人,实际参保缴费人数为107.8万人,参保率达到99%以上,超过全省平均水平。
  滨州新农保全覆盖的实施得到了国务院新农保试点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充分肯定,此做法在全省、全国加以推广。
◥◥ 延伸: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出台
  在开展新农保试点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现,无收入、无社会养老保险的城镇居民没有被纳入社保制度范围,成为养老保险制度的空白点,同时这个群体经济条件差,更需要养老保障。
  3月份,在安排新农保调查工作中,人保部门对城镇无工作经历、无社会养老保险居民同步进行了调查统计,摸清了参保人员底数,并完成了基础信息的审核录入等工作。报经市政府同意,滨州市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实施方案出台,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与新农保制度同步推进。
  同时,对市直所属单位居民领取养老金情况进行调度,涉及69个单位1402人(60周岁以上人员633人),对个别零散在社会上的部分居民通过报纸、网站发布通知督促办理参保登记及领取养老金事宜,力争8月底前全部发放到位。目前全市6.3万名城镇居民被纳入社会养老保险,其中,2.1万名60周岁以上老年人直接领取基础养老金。至此,我市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向前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