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 2012年01月16日  作者:
  • 【PDF版】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元日》

  春节可以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算起,有“腊八到,年来到”之说。接着就是祭灶了,祭灶是腊月二十三,也被称为小年。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了,也象征了合家团圆。祭灶一般是在傍晚,主要就是把厨房的灶爷像撕下来烧了,“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来”,灶爷旁边的这幅常用的对联很好地解释了它去来的时间,横批是“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之后就要开始采办年货了。往后依次是:“二十六,蒸馒头;二十七,炸东西;二十八,帖画画,二十九,煮肉肉;三十儿,帖画门”。二十六日,整个一天就是蒸馒头,豆陷馒头、菜肉包子要蒸很多锅,要一直吃到来年的正月十六;二十七日,炸丸子、酥肉等;三十上午,就是要帖对联了,对联都是红色的,以示喜庆。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并有“腊八到,年来到”的说法,过了腊八就开始有年的气息了。菏泽在腊八节有喝腊八粥习俗,这一活动始于宋代。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祭灶是腊月二十三,也被称为小年。这一天,出门在外的家人都要赶回家,准备过年了,也象征了合家团圆。祭灶一般是在傍晚,主要就是把厨房的灶爷像撕下来烧了。
  腊月三十日,就到了通常所说的大年三十。吃过早饭,家庭主妇们炖肉、鱼等供品和酒席菜。男人们则贴春联,还要在影背墙上、主要家具上贴“福”、“喜”、“春”字。在大门上贴“敬德”、“秦琼”给看门,堂屋门上一般贴“五子登科”之类的年画。下午,各个门前放上绊棍,据传说,门前放绊棍是象门神样挡住妖魔鬼怪入侵。主妇们则忙着包三十晚上和初一早上的水饺,男孩子们大都三三两两的在街上比赛鞭炮玩,看谁的鞭炮更响;女孩子们比赛谁的衣服更漂亮。男人们在下午还要去上林,给已故的家人送去纸钱,在坟前放鞭炮、烧纸钱,希望已故家
人在“地下”能够有钱花。女主人在下饺子时还要喊一声下饺子了,以示快放鞭炮,鞭炮一响,饺子下锅,饺子出锅,敬了天地祖宗诸路神仙,全家人就开始共享天伦,共度除夕了。

  正月初一,早上天不亮就要起床,起的越早越吉利,首先要祭祖,把肉、点心等端到家里敬的神像前,点燃蜡烛叩头。之后就是拜年,跟着家长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
  正月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从这天开始,走亲戚一直可以持续到正月十四,先走关系最近最新的,按照这个习俗,慢慢地正月初二就成了年轻人走丈人的专用日子,还要找一位驾车的,再找一个陪酒人以防老丈人家的陪人把新女婿灌醉。
  正月初五,当地老百姓称为“破五”。自今日起,不论做大生意小买卖都要首先放上一挂大红腰子的鞭炮,打跑晦气,开始陆续开张,集市也开始有生意了。
  正月初七,是人日。一大早,家里有小孩的,就会绑个“火神”,等天一黑,点着绑好的“火神”送到村外。把“火神”送出去,象征着这一年家里不会着火。据说这天是老鼠娶媳妇的日子,如果谁家晚上亮灯早的话,老鼠就会把媳妇娶到谁家去。
  正月十二、十三,开始请刚出嫁的闺女回娘家过十五,要连同女婿也一块请来,女婿请来后,要每天晚上让其放足烟花等各式鞭炮,玩个足兴,那些叔叔伯伯家都要轮流请吃饭,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
  正月十五,现代人都称元宵节,这天天不黑,家家都吃水饺,挂彩灯,放烟花。    (李德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