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烟台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2012年全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确立
居民人均收入增长目标为12%
  • 2012年01月17日  作者:
  • 【PDF版】
  ▲2011年3月22日,市民胡舰中在自己宽敞的廉租房洗手间内,高兴得合不拢嘴。(资料片) 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本报1月16日讯(记者 孙芳芳) 1月16日,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在市府礼堂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经济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经济发展任务。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指出,在过去的一年里,全市上下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全市生产总值预计完成4900亿元,比上年增长12.1%。其中,经济总量与效益实现了同步提升,效益增长快于总量增长;结构性指标不断优化,发展后劲明显增强;约束类指标得到有效控制,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惠民利民迈出新步伐,社会事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张江汀在会上指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各项工作乘势而上大有作为的关键一年。今年全市经济工作总的要求是:加快转调提质增效,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抓好党建强化保证,稳中求进再谋新篇,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持续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 
  在讲话中,张江汀指出,在2012年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期望要求。在工作中切实做到“四个明显加大”。一是民生投入的力度明显加大,今年市级财政用于民生领域和社会事业的投入增幅要达到20%以上。二是为民办实事的力度明显增大,市里确定今年着力抓好为民服务12件实事。三是就业再就业的力度明显加大。四是社会保障的力度明显加大。 
  烟台市长王良在对2012年全市经济工作进行部署时指出,今年全市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1.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6%;实际使用外资保持平稳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0%;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

看看您关心的事儿今年咋安排
  收入: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
  住房:全面落实新建商品房配建公租房、廉租房制度,年内全市新建和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6414套。
  教育: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财政教育支出比例18.8%的目标。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扫尾工作和标准化学校建设工程,年内实现全市农村中小学生校车服务全覆盖。
  文化:深入推进文化建设“九大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较为完善的“15分钟”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圈。 
  医疗卫生:进一步提高农合筹资水平,扩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完善毓璜顶医院配套设施,抓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服务条件。 
  物价:落实价格波动应急工作机制和物价上涨与提高困难群体生活补贴联动机制,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 
  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和创业政策,多渠道增加就业容量,将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重点工作解读 投资306亿打造175个城建项目
  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在会上指出,实现今年经济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必须抓住关键、突破重点,统筹兼顾、协调推进,在积极应对困难和风险的同时,着力培育增创新的发展优势。
195个市级重点项目实行责任制
  建设一个大项目,可以崛起一个大企业,带起一个大产业。张江汀在会上指出,烟台这些年支柱产业快速膨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关键也在于引进新上了富士康、通用东岳、海阳核电、龙口特种铝材等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目前,烟台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正处于大规模建设期。 
  王良在会上强调,项目是实体经济的基础支撑点,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大项目就没有大发展。对于今年烟台确定的195个市级重点项目,由市发改委负责,完善包帮责任制,加强调度督查,确保达到进度要求。 
  其中,通用东岳新增30万辆轿车,35万台发动机项目和华电国际莱州电厂一期两台机组建成投产;西港区7万吨、20万吨泊位和潮水国际机场飞行区、张江——烟台高科技合作示范园起步区综合研发楼等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龙烟铁路年内通过初设批复并开工建设;中海油石油储备基地项目争取列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海阳核电一期加快土建和设备安装步伐;万华工业园、张裕工业园年内分别完成投资82亿元和15亿元。 
  会上指出,“十一五”时期,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管业务收入突破万亿元大关、GDP迈上4000亿元台阶,得益于大产业、大企业的拉动。力争从今年开始用5年左右时间,在全市打造起4—6个产值3000亿至5000亿元的支柱产业;8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产品集群和5个产值过千亿元的企业“航母”;20个产值过百亿元的龙头企业。 
中心城区重点打造175个城建项目
  会上指出,城镇化是21世纪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之一。对烟台市来讲,城镇化同样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能。2012年要加大中心城市规划投入,中心城区安排城建重点项目175个,总投资达306亿。 
  其中,要提升旧城旧村改造水平,加快推进北马路、胜利、慎礼等区片改造,适时启动白石、朝阳街、所城里等区片改造。高标准实施城建重点工程,着力建设好机场路立交桥、大海阳跨线桥和胜利南路南延隧道等一批交通项目,莱山水厂、垃圾湿解二期以及套子湾、南郊污水处理厂等一批市政项目,科技馆、档案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航海博物馆和二中迁建等一批民生项目,中粮大悦城、红星美凯龙、万达城市广场、蓝海国际等一批大型城市综合体项目。 
  同时,加快推进“一线三岛”、“一山两河”的改造开发,尽快形成新的城市景观带和特色休闲区。突出抓好30个示范镇建设,积极推动中心镇扩权改革向中小城市迈进步伐。
5个国家级园区各有发展重点
  会上指出,将构建“一极领先、多极崛起”发展格局。“一极领先”就是以牟平区、高新区、莱山区、芝罘区、保税港区滨海区域为主体,全力推动东部高技术海洋经济新区领先崛起、率先突破,使之成为全市新一轮发展的强力板块和增长引擎。目前,新区规划已经形成初步方案,各级要统筹抓好规划编制、产业布局、功能定位和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力争到2015年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实现翻番增长。 
  “多极崛起”就是率先突破东部新区的同时,依托莱州湾,充分发挥“蓝黄”战略叠加优势,加快打造具有高效生态特色的西部增长极;依托丁字湾,切实用好亚沙会、海即大桥、核电产业和莱阳南海新区等优势,加快打造南部区域新的增长极;依托龙口湾,突出抓好龙口人工岛和招远围填海工程,加快打造临港高端制造业高度聚集的北部增长极;同时,高标准建设长岛休闲度假岛,加快培育海岛经济增长极。 
  园区是增强区域竞争力的战略重点,会上指出,要以5个国家级园区为载体,加快打造科学发展新高地。烟台开发区要在打造先进制造业抢去和对外开放高地上实现新跨越,更好地发挥龙头带动作用;高新区要加快打造特色高端产业高地、自主创新高地和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保税港区要充分发挥政策功能,进一步释放拉动效应;昆嵛山保护区要加快打造生态旅游与高端休闲养生新名片;招远开发区要以晋升国家级为契机加快开发开放步伐。其他各类园区都要充分发挥载体作用,形成聚集效应明显、拉动作用强劲的区域性特色高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