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1年全年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出炉
生活成本高,外地生留青的少了
  • 2012年01月17日  作者:
  • 【PDF版】
本报记者 李晓闻 
  16日,青岛市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共同发布了2011年全年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报告。2011年,人才供需矛盾进一步缓和,受生活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来青求职的外地生源毕业生明显减少。
人、岗同步减少 三产服务业人才需求旺
  与2010年同期相比,全市人才市场和人力资源市场提供的岗位数和进场求职人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降幅分别是11.28%、22.75%。据市人才市场分析,供给数量的减少除了应届毕业生数量减少之外,进入市场意欲跳槽的在职人员减少、新增劳动力资源不足也是重要原因。而招聘岗位数的减少,主要是由于诸多劳动密集型和传统服务型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下,大量的人力资源需求相对减少。 
  2011年,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下降,第三产业人才需求明显上升,产业需求结构日趋合理。随着年关临近,近日贸易、批发、零售业的人才需求突增。此外金融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交通运输和仓储等几大现代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量也较大。 
生活压力大 外地毕业生望而却步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在青岛找工作的求职者中,外地生源毕业生所占比重由68%下降到41%。据介绍,青岛一向凭借宜居、开放等优势吸引了不少求职者,但近年来水涨船高的生活成本却成为他们扎根于青岛的最大障碍,不少人退而求其次,选择生活压力相对较小的城市。“这样一来,青岛生源毕业生的求职环境更为宽松,择业范围更为广泛。”青岛市人才市场相关工作人员分析。 
  按专业分类来看,机械类、土建类、信息电子类名列市场人才需求专业排行的前三位。但企业对高学历的要求却不高,需求最大的仍然是专科、本科两大学历,约占总需求量的65%,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需求量仅占总需求的10%左右。另外2011年外来农民工的数量也达到15.5万人,占人力资源市场求职者总量的40%。 

劳动力供给不足 外来务工人员增加
  根据统计,2011年,全市的求职群体中,外来务工人员求职15.5万人次,占总量的39.97%,同比上升10.5个百分点。从对全市3300家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用工抽样调查来看,青岛市企业对外来务工人员的依存度进一步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在所有从业人员中占到65.4%。     
  近年来,受企业招工难和最低工资支付标准提高的影响,不少行业的招聘工资持续增长。其中制造业涨幅最高,机械制造、橡胶等行业平均月薪已经超过3000元,服装加工等行业也超过了2000元。制造业工资上涨,用工环境改善,员工流动性明显减弱,缺工问题已经得到有效缓解。与制造业相比,服务业工资待遇有着明显差距。批发零售业平均招聘工资1671元,餐饮服务业平均工资1647元,居民服务业平均工资1696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