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文化年夜饭”21日端上桌
国际流行开本杂志化设计风格优质纸张全彩印刷
  • 2012年01月19日  作者:
  • 【PDF版】
  ▲特刊内文之一
  ◥特刊封面
本报记者 霍晓蕙
  玉兔归宫辞旧岁,金龙出海迎新春。随着春节的临近,新老读者们期待的本报精心打造的“文化年夜饭”——龙年春节特刊将于21日推出。
  近两日,本报新闻热线响个不停,读者纷纷咨询:春节特刊什么时候面世?参加本报“文化年夜饭 由我来掌勺”征集活动的读者对特刊更是充满期待,有不少读者致电记者询问:我发过去的笑脸照片收到了没有?我的龙字书法能不能在春节特刊上发表?在本报开通的征稿信箱里,更是有不少读者留言,“‘文化年夜饭’创意非常好,请读者一起办春节特刊,拉近了报社和读者的关系,明年如果晚报继续征集,我们还投稿。”
数千作品参与征集活动
  本报龙年春节特刊自2011年12月14日启动特刊征名等六大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大力支持,收到投稿数千件。尽管征集活动已经于1月12日截止,但我们依然不断收到省内外热心读者发来的稿件。有些济南读者还专门来到报社,送来他们精心创作或收藏的作品。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授顾群业连续三年参加本报春节特刊征集活动,曾获得兔年春节特刊征集活动一等奖,今年他专门为龙年春节特刊设计了一个憨态可掬的卡通龙宝宝。顾教授还把这个龙宝宝发在自己的微博上,很多网友评价,可爱的龙宝宝生龙活虎,让人心情大好。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俞黎华用七种字体书写龙字,并专门创作了一首《龙颂》:“华夏古国,龙乃图腾。炎黄子孙,龙之传人。文字伊始,曰为龙书。龙骨所载,殷商契文。壬辰新岁,飞龙再临……”整篇68句,一韵到底。他告诉记者,“我创作的这篇作品,内容上是对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赞颂,也是在龙年即将开始的时候,表达对龙降福祉的企盼。整篇作品的创作用了不到两天的时间,未及精雕细琢,但求与晚报读者同乐!我打算每年都为晚报春节特刊进行创作,争取创作一套有关生肖的书文相映生趣的作品。”
“龙抬头”即将面世
  备受关注的龙年“文化年夜饭”都有哪些内容呢?记者先为你爆料。
  综合读者意见,本报龙年春节特刊命名为“龙抬头”,不仅寓意吉祥,动感十足,还与“鼠来宝”、“兔吉利”等本报往年春节特刊的名字相映成趣。
  从内容来看,龙年春节特刊分为四大板块。
  一、龙飞凤舞。这个板块的关键词是“拜年”,明星大腕拜年,新闻人物拜年,草根英雄拜年。一句句吉祥的祝福语,一张张开心灿烂的笑脸,让我们倍感温馨、温暖。
  二、龙争虎斗。在这个板块里,各种艺术形式争奇斗艳,书法龙、国画龙、卡通龙、剪纸龙、雕塑龙72变。这里,有孙墨龙、娄以忠、于钦彦、于茂阳、张仲亭、孔维克、顾亚龙、范正红、燕守谷、滕西奇、俞黎华等名家书写的龙年书法;有吴泽浩、张宝珠、刘书军、卢洪刚、李学明、李兆虬、杨文森等名家创作的龙年国画。正所谓,丹青描锦绣,笔墨舞龙蛇。这里,也有社会各界艺术爱好者的书龙画龙作品、设计作品、摄影作品、手工作品,同时,还有龙的传说、故事,可读可看。
  三、龙马精神。本板块是最具有服务性的板块。电视节目、电影看点、综艺演出,过年吃喝玩乐的信息一览无余。一刊在手,过年无忧。
  四、龙鸣鹿吟。这里有精彩的段子,有耐人寻味的漫画。搞笑时让你捧腹,含蓄处发人深思。
  为了回馈读者,“龙抬头”春节特刊采用国际流行的开本,杂志化的设计风格,并且采用优质轻型纸张,全彩印刷。记者已经提前看到样刊,真的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目前,本报编辑记者正在精益求精地打造龙年春节特刊,21日,“龙抬头”就要与读者见面啦!新的一年,是喜庆的一年,是给力的一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希望“龙抬头”春节特刊能给读者增添节日的充实与快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