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丘市邱西村——
心安大槐树
  • 2012年02月06日  作者:
  • 【PDF版】
  从农民转为城市居民的邱海鹏有了新爱好——摄影,这是他拍摄的村里600岁的大槐树。
本报记者 张子森
  在安丘市邱西村这个样本中,我们看到,在新农村的浪潮中,一个村庄如何避免心灵的断层。在失去土地的过程中,这个村庄的根脉以何种方式传承。
  而传统庙会在大都市里展现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和活力,源于它所蕴含的文化基因。这种力量根深蒂固,也让城市居民找到了精神上的慰藉。
  同学邱海鹏住的村子最早叫邱西村,去年11月份划入安丘市新安街道,改叫邱家庄社区。在我的印象里,村里有一棵大槐树。
  邱海鹏是我的同学里面最早离开学校的一批,如今他的孩子都要上初中了,步入中年的他脸上已经有了岁月的雕刻。
  16年前,邱海鹏经常和美术老师站在大路边,往墙上粉刷一些宣传标语或饲料广告。在那些低矮的教室里,我隔着堆满了书的桌子看到他站在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凳子上,一笔一画出黑板报,那是老师交给他的光荣任务。
  现在,邱家中学生源越来越少,已完全破败,村里的学生需要到较远的地方集中读书。邱海鹏对学习兴趣不大,但热衷于从老辈那里学书法和画画。他们村有书画传统,很多人字画水平都很高,甚至可以追溯到老爷爷那一辈。
  初中时,邱海鹏经常给我们讲故事,唾沫星子在年少的阳光里四处飘散。记忆最深的是他们村有一个孤僻老人,经常在除夕把空白对联贴在门上,然后喝上两口小酒,提笔蘸墨,一气呵成,“不带流墨的”。
  从我家去邱家的路上,年少时两边是麦地和粗壮的杨树,夏季沟渠里偶尔还有水獭。时过境迁,这里厂房越来越多,树木也是速生杨,陪着越来越稀少的麦地过冬。
  划入安丘新县城规划圈后,这里的房价涨到3000多元一平方米。很多同学花二三十万在正在开发的区域买套房子,只有正月初一才回到日渐冷落的村庄,但那些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不在后,后代连拜年都不知道是什么。
  邱海鹏是很老派的人,每年除夕都要陪老爷子喝一斤白酒。村里现在有220户大约960口人,初一拜年邱海鹏会串很多门,看看每家每户的对联,就能猜出是谁写的,那个孤僻老人的故事,是他向往的境界。
  同学们照例在他家喝酒,话题一般从春晚开始,慢慢扩散到萨达姆、卡扎菲、金正日。随着酒越喝越多,思维变得飘逸,舌头开始打结,每个人开始现实起来:哪个村子里谁家土地去年被征用了,今年村里有什么规划……
  现在,邱西村人均年收入5000元左右,它的新称谓——新安街办邱家庄社区这个洋气的名字代表了这些农民身份的变化。邱家庄社区处于安丘新县城开发区,这里显然成了宝地。周边很多村子划到新的街道办事处后,引入的工厂需要占地,于是他们把地换成了钱,农民在工厂里找到了工作,骑三轮的换上了汽车,这些都要取代延续了几千年的农耕文化。老人们热衷计算被占的地能给多少补偿,年轻一代喜欢自己身上的新标签。邱海鹏的儿子对家乡的印象从第一刻就有了城市的概念。
  我特意看了看,村里那棵大槐树还在,现在还配了基座。邱海鹏说,潍坊市文化馆的人来鉴定过,这棵树属一级文物。基座下面有祭祀过的香火和红绸子,这种不知流传了多少年的行为,代表着这个村子的过去和传统。大槐树见证了邱西村一代又一代的人出生、成长、老去,如同各家贴到大槐树上的对联一样一茬又一茬。而从邱西村到邱家庄社区,则史无前例。
  正月初一展示书法是这个村的老传统。四年前,这种传统演变成文化展览。村支书潘明在龙年初一忙着照顾文化界的朋友,其中包括安丘市里很知名的书画名家,他们是慕名而来,每年初一这个村的文化展都要在当地电视台播放。展览内容涉及书画、摄影等艺术作品,作者都是村里的人。邱海鹏尽管是他这个辈里书法最好的,但村里高人很多,他就奉献了几幅摄影作品。
  今年的展览场地没有选择在老槐树旁边,而是在一个新建厂房里。厂房所在地以前是田地,前面两只充气狮子张着大口,旁边麦地的未来几乎可以预见。春节期间,村民陆续来到这里,有人揣摩别人的书法,有人现场挥毫泼墨,女人们围在一起跳起了舞,背景音乐是《爱情买卖》。
  村民说,他们的锄头总有放下的一天,会彻底成为城里人。过年的概念已经有了新的变化,拼喝酒、拼红包、拼汽车,城市里的一切这里都有。
  在街道办等人士眼里,邱家庄社区的文化展览已然成了这个村子,乃至整个街道办最盛大的传统。邱海鹏和所有从农民转向居民的人一样,被期待着奉献更好的文化节目,用来填补转型期的心理空当。邱海鹏除了种地、开油坊、给婚礼摄像,还要配合组织新的书画展览,以便在正月十五再搞一次。
  邱海鹏从出生就是一个农民,但他娶了一个城市户口的媳妇,直到村子变成社区,他也有了城市户口,一家三口终于平等了。临别的时候,邱海鹏露出标志性的笑容,和16年前一模一样。
  大槐树仍在,至今已经600多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