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市“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三下乡活动走进阳谷
八千多岗位四成达成就业意向
  • 2012年02月06日  作者:
  • 【PDF版】
  2012年“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三下乡活动现场,求职者正在查看招聘信息。   本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 李健 摄影报道
  本报聊城2月5日讯(记者 刘云菲 通讯员 魏振涛) 3日,全市2012年“送岗位、送政策、送培训”三下乡活动走进阳谷县石佛镇。120余家企业参与招聘,提供就业岗位8200余个,当日达成就业意向3400余个。同时,现场有11家定点培训机构提供了20余个培训专业,100余人达成培训意愿。市就业办专家说,当前市场提供岗位充足,就业不难,择业难。 
  3日上午10点多,阳谷县石佛镇镇中心上的招聘会人来人往。记者发现,招聘的岗位中,一线工人最缺乏,其次是技术工人,这些岗位多数无人问津。招聘会上以农民工居多,其中有很多年轻的面孔,这些人都是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他们不再看重薪酬高低,更看重工作发展前景。 
  一位食品企业招聘人员说,这次比去年好招人,但是依旧招不够人,“还是最需要一线工人,可是没几人感兴趣,都觉得工资低,工作时间长,年轻的更不愿意干。” 
  石佛镇的于先生在北京已经从事了四年的电焊工作,他拥有电焊技术等级证书和上岗证件,在招聘会上十分“抢手”,可是他仍旧犹豫不决,“在北京管吃住,最高能拿5千多,一个月能剩下3千多,但是回家工资低。” 
  120余家参会企业中,招聘女工的企业不多,家政行业自然成了女性求职中的首选,与月嫂相比护老这个岗位显得很冷清。聊城一家家政公司经理杜女士带着工作人员招聘,不一会儿月嫂这个岗位就招满了,但是护老岗位始终招不到人。
  市就业办就业科专家说,节后返乡农民工和进城农村劳动者是求职大军,这些人中80后、90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居多,他们有宽阔的眼界,受过一定的教育,对工作要求更高,“对于失业人群来说就业难,但是对于大多数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来说,就业并不难,而是择业难,这些人优中选优没什么不对,应该鼓励他们这样做。对于企业而言,‘用工难’逼迫企业要不断提高工作环境待遇和竞争优势。”
想找工作?本报帮您免费搭桥 即日起,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把求职岗位信息送到您家门口
  本报聊城2月5日讯(记者 刘云菲) 您正在为找工作发愁吗?想去烟台或在本地工作吗?即日起,齐鲁晚报将把在烟台和聊城本地征集到的求职信息,免费在本报刊发,为求职者搭建就业桥梁。 
  春节过后是就业旺季,农民工成为求职大军,但是很多农民工不了解各地的就业信息,为找工作发愁,还有一些企业为招不到人而犯愁。聊城是我省农民工输出大市,每年都有百万农民工走进全国各地,烟台作为我省经济发达地区,一些企业急需用人。齐鲁晚报张刚大篷车“春风行动”大型公益活动联合省人社厅和各地市人社局,为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就业平台,不以任何形式收取企业及个人的任何费用,所选企业都是经过各地市人社局审核推荐。 
  从2月6日开始,本报将免费刊登烟台及本地征集的招聘信息,将岗位信息送到农民工的家门口。活动咨询报名电话:8451234,用工企业也可以发送电子邮件至jrlclyf@163.com发布用工岗位信息。 
  企业发布的招聘信息务必真实、准确、有效,内容包括需求岗位名称、数量、薪酬待遇、招工条件、联系电话等,尤其欢迎用工需求量较大的企业报名参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