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4岁外孙女也懂垃圾分类
甸柳新村一户居民的垃圾分类样本
  • 2012年02月11日  作者:
  • 【PDF版】
  王家春四岁的外孙女也能准确进行垃圾分类。                  本报记者 陈文进 摄
本报记者 赵伟 殷亚楠 实习生 王永军
  8日,历下区正式启动生活垃圾四色分类试点工作。早在去年9月份,甸柳新村二区3号楼就已经试点垃圾分类。居民家中如何进行垃圾分类?10日,记者走进小区居民王家春家中,看看这户家庭的垃圾分类样本。
每天攒两袋,厨余垃圾最多
  10日中午,在甸柳新村二区3号楼王家春家里。吃罢午饭,王家春将菜渣、剩饭等抖进厨房的垃圾桶。包垃圾的报纸则塞进垃圾桶旁的小塑料袋,袋子里还有保鲜膜、买菜的塑料袋,根据分类指南,这些是可回收垃圾。
  说起每天日常的垃圾分类过程,王家春表示已经形成了规律。每天一早,他习惯去外面买些早点吃,每次吃完早饭,就免不了产生一些塑料袋垃圾。“这些塑料袋都是可回收的垃圾,我都放进自己准备的一个专门垃圾桶里。”早上吃完饭后,王家春习惯将家里再打扫一遍,将地上的尘土等垃圾扫在一起,倒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里。
  “中午做菜,产生的厨余垃圾最多。”王家春介绍,每天择菜的垃圾常常装满一袋子。菜叶、土豆皮、鱼下货等垃圾,全部都会倒进厨余垃圾桶。“如果厨余垃圾多,而且味很大,我就会立刻将这袋垃圾扔到外面,少的话,就等着装上晚上的厨余垃圾后一起扔。”
  除了一日三餐,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王家春也都会分类投放。平时产生的废电池等有害垃圾较少,王家春会将有害垃圾集中一段时间之后,才扔到外面。“家里实行垃圾分类这一段时间,平均每天产生两袋垃圾,其中,厨余垃圾最多。”
开始不适应,垃圾常分错
  “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说到家里已经实行半年的垃圾分类,王家春说,要想做好垃圾分类需要持久耐心。
  在王家春家中,环卫部门提供了两个小的家用分类垃圾桶,不可回收的垃圾桶放在了客厅,厨余垃圾桶则放在了厨房,两个桶里面分别放着专用的分类垃圾回收袋。“我觉得不够用,自己又准备了两个。”王家春说,由于一些可回收的垃圾大都卖给收废品的,有毒的垃圾产生量又很少,自己准备的两个垃圾桶很少用。
  “一开始的时候,我也不习惯,常常将垃圾分错。”王家春拿着宣传手册介绍,虽说垃圾只分四类,但每类的垃圾种类又有多种,年龄又大,常常让人摸不着头脑。“光可回收的垃圾就有废塑料、废金属、废玻璃、废纸四类。一些材质相近的垃圾也让王家春很难分,比如纸类,一般的打印纸、纸杯等就是可回收的,受污染的纸杯就只能放进不可回收的垃圾桶。”
  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果壳、茶叶渣等垃圾,王家春原先以为是不可回收垃圾,后来才知道这些都是厨余垃圾。“反正一开始分类弄得摸不着头脑,碰到不熟悉的垃圾,就看宣传手册,弄明白后再扔。”
垃圾分类 从小孩做起
  在王家春家里,不仅大人做好了垃圾分类,就连他4岁的外孙女现在也开始学着垃圾分类。
  “你看看这个垃圾该扔到哪个桶里啊?”王家春将污染的纸巾递给外孙女小允,考一考她掌握的垃圾分类知识,结果小允想都没想,就将垃圾扔进了不可回收垃圾桶。王家春对外孙女的做法也是一番称赞。
  “像这样的‘考试’每天都会有。”王家春说,每次扔垃圾的时候,都会让外孙女参与进来,然后告诉她哪些是不可回收垃圾,哪些是厨余垃圾,慢慢地,小允现在已经弄明白了很多垃圾的分类,大都分类正确。“碰到她不懂的,我们也会教她,她很快就能掌握了。”
  在王家春的眼里,垃圾分类不仅要从现在做起,更要从娃娃抓起,特别是在一些学校里,可以让学生从小就接触垃圾分类,培养垃圾分类的意识,来影响大人的行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