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做学问使我浑身是劲”
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贾庆超谈“人生乐趣”本报记者曾现金
  • 2012年03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贾庆超(左一)和同事在邹城市郭里镇伏羲庙考察。(贾庆超提供)
  “我的桌子上经常铺满先秦、两汉的文献资料,这些文化学问吸引着我,滋养着我,使我浑身是劲,精神焕发。”这是年到花甲的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贾庆超的“人生乐趣谈”。他工龄40年,曾在多个部门工作,最终还是喜欢做学问,现在依然“退而不休”。

  写出专著无人识
曾去高校摆摊卖

  记者:苦干三年,您的《曾子校释》于1993年7月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研究曾子的专著。当时您却遇到了卖书难的问题?
  贾庆超:确实有这么回事。当时还在嘉祥县文联工作,低工资收入,出发就靠方便面填肚子。这种学术类书籍出版后在社会上不好卖,机关也无人问津。我便到曲阜孔子文化节上卖书,后来也曾在北京大学等高校内书会上摆过书摊,有很多研究儒学的学者来买,并要求我签名售书。我开始感到自身的价值。
  记者:听说后来却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您的著作为海外曾家来嘉祥认祖做了铺垫,为嘉祥石雕文化艺术节暨曾子文化节做了准备?
  贾庆超:很多人不理解我为什么埋头写曾子。那时我就说,待到10年后你就知道它的价值了。后来嘉祥县到香港招商时主动向我要书。泰国曾子宗亲会曾海东与金狮领带大王曾宪概带领20多人的代表团到嘉祥访问,我为他们当讲解员,并赠送《曾子校释》,曾宪概说回去要把书转交给他的弟弟曾宪梓,让他来嘉祥认祖。后来,曾宪梓来嘉祥祭祖。那时我还参与接待了由34名大学教授组成的日本论语代表团,他们对于曾子研究赞不绝口。
  记者:在历史上,曾子似乎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远不如颜回、孟子有名,历史资料中关于他的评价大概不算多吧?
  贾庆超:其实不然,孔子门下父子同学者只有两例,一是颜子,二是曾子。尽管颜回最受孔子赞扬,但他早逝,31岁病故,没有传世著作,学生也很少。曾子继而成为孔子学说的传承者。《论语》中有14条“曾子曰”,是孔门弟子中记载最多的,属于《论语》的精髓,他又作《孝经》、著《大学》,体现和发挥了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并且传教授徒,有成就的学生很多。孔子临终时将孙子(子思)托付给曾子,子思受教于曾子,孟子受教于子思的学生,这种贡献和地位是其他孔门弟子难以比肩的,不然怎么能封赠为“宗圣”呢?于是我提出“曾子领纂《论语》说”(《东岳论丛》发表),即如果《论语》要署名“主编”的话,非曾子莫属。
耗费三年研究典籍
“吃透”嘉祥武氏祠

  记者:嘉祥武氏祠是您文史研究起步的地方,您给予武氏祠极高的评价,并称其为“汉骚石赋”,汉代的“百科全书”?
  贾庆超:是的。44块石头全是国家一级文物,一屋子国宝,价值连城。鲁迅曾高度评价它的艺术价值。刚一解放国家就派专家来看武氏祠,准备移运北京,因受运输条件的限制才实行原地保护的方案。1957年郭沫若曾亲临考察。尽管只是武氏家族墓林地面石构装饰建筑,但它内容广博,艺术精湛,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现实生活于一身,融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孝子贤孙于一炉。是一部反映先秦、两汉时代的百科全书。雕刻技法精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它超过同时期埃及的石刻和希腊的瓶画,我又把它归纳为“汉骚石赋”,即汉文化与楚骚风格糅合,在石头上赋文作画。
  记者:为了认清它的价值,您耗费三年,专门研究先秦、两汉的典籍?
  贾庆超:石刻中的一幅画往往来源于多处或者多部经典著作,不了解不吃透则无法解释其文化内涵。书是没有白读的,掌握大量文史资料为我从事考古研究奠定了基础。比如,有一次,我在泗水县考察,发现一块汉画像石(伏羲渔猎图)还镶嵌在村民的院墙,立即让文物部门收集起来。
  记者:研究那些典籍为您研究邹鲁文化奠定理论基础?
  贾庆超:这是我从事文史研究的两条轨迹,一条是儒家思想研究,一条是地方文化史研究,两者相互补充和促进,或者说是一致的,即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邹鲁文化研究框架。邹鲁地区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曾是始祖文化、儒学文化的发源地。
别人演讲安排5分钟
自己上台给了45分钟

  记者:在许多场合您做的《汶泗流域文明探源》主题演讲,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贾庆超:原来我是埋头著述,出门的时候很少,现在逐渐增多起来。除了当地的一些学术报告外,我也应邀参加了一些全国的活动。
  去年底在河南淮阳举办的一次国际性的文化研讨会上,一般只安排5分钟,让我演讲的时间最长,达到45分钟,博得大家的欢迎。我紧紧遵循地理人文即考古学的基本规律,按照山系——河流——平原的文明流布,判断地域文化类型,解决汶泗流域、黄淮平原的文化生成。
  记者:您承担的省社科联重点科研课题《汶泗流域文明探源》,要探究哪些源头?
  贾庆超:主要是把支离破碎的东夷文化碎片整理成为独立的研究体系,以考古学为框架,解释、推断、探究汶泗流域文明的起源。主要树立和展示“三个同心圆”的主体理论框架。
  汶泗流域具体是指泰沂山脉的南麓、西麓,汶河、泗河及其沿河流经的平原地区,直接关连或者说也就是黄河下游、黄淮平原。
  三个同心圆是指以泰沂山脉为圆心向西、南、北及周边扩延的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即由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的文明发祥,特别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与邹鲁文化的衔接。
  记者:现在这些文化传承还有痕迹吗?具体有哪些表现? 
  贾庆超:苏鲁豫皖交界地带生活习惯和邹鲁济宁这边的习俗相差不大,这是比较直接的表现。
  另外部分地名演变也是具体表现。这个地区曾是周公东征分封众多诸侯国的地区,包括商奄、徐夷、淮夷等。这些地名的演变实际上也是东夷文化变迁的过程。比如,泗河下游的洪泽湖流域,其中的盱眙就应当是徐夷的孑遗,或者说变迁的影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