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桃姐》大胜凸显港片危机
  • 2012年04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如果说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不过是港片的一次撒娇,那将是一个最为贴切的比喻。在香港和内地合拍电影已成主流的情况下,香港电影人心目中的纯港片《桃姐》获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最佳编剧在内的几乎所有重量级奖项,只不过是香港电影人硬撑着给自己壮胆:昙花一现的《桃姐》获得所有重要奖项,也无法掩盖纯正港片几近消亡的惨淡现实。
  ◆敬老
港片新人严重断层

  “敬老。”这是影评人对本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评价。以获奖最多的《桃姐》为例,该片主创许鞍华、叶德娴、刘德华进入电影界均已经超过30年,这是刘德华第三次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奖,而在二十多年前,刘德华、叶德娴已经凭借《法外情》获得观众的认可,他们在金像奖上加冕,凸显香港电影界新人断层严重。
  最佳男女配角奖分别颁给卢海鹏和苏杏璇,他们的年龄分别是71岁和60岁,内地观众对他们并不熟悉,他们都是香港无线培训班出身的,从业数十年。
  敬老是金像奖最近几年的主旋律,近几年来荣获最佳导演的杜琪峰、尔冬升、谭家明、徐克、许鞍华等,获奖时都已经有着二三十年的导演经验,刘伟强凭《无间道》拿奖也已经超过了十年导演经验。
  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承认,香港电影的断层确实很明显,“台前幕后都是。断层的原因是我们那一辈都特别能撑。但是撑得很辛苦,外人看到了可能不愿意走进来,所以我们这代要离开了,才能有新的一层出现。老人还有商业价值,老板不敢换,不敢培养,培养要钱,要冒险。”
  相对于港片的人才断层,台湾电影和内地电影在人才后备力量上愈发显出勃勃生机。本届金像奖的最佳新人颁给了主演《杀手欧阳盆栽》的台湾演员萧敬腾,而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则颁给了主创团队超级年轻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九把刀的导演处女作,因该片人气大升的该片男女主演柯震东、陈妍希都非常年轻。内地电影方面则有陆川、宁浩、乌尔善等一众既有个人化的作品风格又折射出强势的导演掌控能力的新导演,他们的新作《王的盛宴》《黄金大劫案》《画皮2》等也都是今年的重点华语片。反观今年同期暑期档的香港本土电影,却是屈指可数。
◆收缩
从华语奖到香港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一度是华语电影界的重要电影奖项,但本届金像奖则被指责局限于香港本土电影,忽视内地和台湾的优秀作品,成为某种意义上的香港本土电影奖。香港制作的《桃姐》拿走全部重要奖项自不必说,《龙门飞甲》和《让子弹飞》在提名上均有十多个,但香港电影人主导的《龙门飞甲》拿走了五个技术奖项,《让子弹飞》只获得一个安慰性的最佳服装设计奖,其获奖者张叔平还是香港人。
  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香港的票房超过周星驰当年的《功夫》,成为香港电影史上华语电影在香港的票房冠军,《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本届金像奖有多项提名,但最后也被认为是陪跑,只获得一个平衡性的奖项——最佳两岸华语电影。相对于《让子弹飞》,《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无法配得上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这一奖项。据悉,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是专门为内地和台湾电影而设的奖项,貌似不是主竞赛单元的褒奖,从这一点看,金像奖回归本土的倾向已经非常明显。
  其实从上届金像奖开始,“本土化”已经非常明显,当时,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主要奖项的提名,未见一个纯内地作品或内地电影人,凭《月满轩尼诗》获最佳女主角提名的汤唯,也已经取得香港“户口”,归入香港电影人的行列。
  此前数届香港金像奖,一度有诸多内地作品和电影人获主要奖项,第24届至27届,曾出现过连续四届由内地女星摘走影后桂冠的局面(章子怡、周迅、巩俐、斯琴高娃)。对于香港金像奖回归“本土化”,金像奖主席陈嘉上表示,“我们没有野心做华语电影的盛典,只做好香港电影的本分就好了。”
◆惨淡
《桃姐》是昙花一现

  电影奖项是电影工业的部分表现,本届金像奖《桃姐》大胜,以及上届金像奖将最佳影片颁给纯港片《打擂台》,凸显了香港电影的现实危机:在电影工业上,港片已死,《桃姐》《打擂台》一度范围内得到好评,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并不能代表港片的复苏。
  相对于香港内地合拍片可以顺利地进入内地这样一个大市场,纯正的港片要与海外引进片竞争进入内地市场的名额,竞争的结果当然不乐观,于是纯港片只能在香港这样一个小的市场放映,而从其以往表现看,纯港片糟烂的票房令人不安。2011年,被寄予厚望的纯港片如《出轨的女人》和叶念琛、王晶的《猛鬼爱情故事》等,票房竟然不足100万港元。《桃姐》票房近亿,多数来自内地电影市场的贡献,相对较强的《桃姐》,在内地市场也不算大块头,《桃姐》在纯港片里的一枝独秀,无法掩盖港片整体的惨淡。
  与港片的惨淡相比,香港和内地合拍片渐成主流,上升势头明显,而沉寂多年的台湾电影也开始向好的方向发展。以《艋舺》《海角七号》为首,包括《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台湾电影近几年佳作频出,尽管在清醒的业界人士看来,这种现象并不是台湾电影工业复苏的标志,但台湾本土电影确实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现在的台湾年轻人对台湾电影的喜爱甚至凌驾于好莱坞大片之上,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而这一切,在十年、二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由于好莱坞电影过多地涌入,台湾电影工业已基本垮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