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有一种关爱让人泣不成声滨城区杨柳雪镇周集村14岁少年患白血病,同村及邻村村民和爱心企业踊跃捐款文/片 本报记者 张卫建 孙珊 |
| |
- 2012年04月1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
| 乡亲们自发为刘永超捐款。 | | 躺在病床上的小永超。 | | 乡亲们的捐款单。 | | 看到乡亲们捐款,刘吉树忍不住落泪。 |
|
16日上午,滨城区杨柳雪镇周集村一个农家大院里,院子里挤满了男女老少,上至古稀老翁,下至稚嫩儿童,他们正在为挽救同村刘永超的生命和死神赛跑。 14岁的刘永超今年被检查出患有白血病,至今已花费超过15万元。30元、50元、100元、200元、500元……爱心善款源源不断地飘进简陋的捐款箱。一场生与死的接力正在村民之间相传。 一上午捐了37540元 16日清晨5时,滨城区杨柳雪镇周集村党支部书记刘吉合和村两委的工作人员就已经开始忙活,搬桌子、拉横幅、置账本,应村民多次要求,当天党支部和村委会要牵头组织村民为村里身患白血病的刘永超一家捐款。 16日上午9时记者赶到周集村时,数十名村民正排起长队,将手中的现金放入捐款箱中,村委会工作人员在一旁认真记录。在登记薄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村民的捐款数额,周瑞芳100元、刘爱军500元、刘卫会200元、周春祥30元……除了本村村民,临近大刘、莫李、贾家等6个村庄的村民代表和滨城区的企业闻讯后也赶来捐款,其中一家企业和民营医院分别捐款10000元和2000元。上午11时30分,经现场清点,共筹集善款37540元。 “这次捐款完全是村民自愿自发的,之前就有村民多次向我们提议,我们村两委只是起一个牵头作用。今天清晨5点半已经有村民来捐款了,捐款村民中年龄最大的78岁,年龄最小的才7岁。”刘吉合告诉记者。 14岁少年查出白血病 受资助的是村民刘吉树一家,他的儿子刘永超在去年9月份被查处患有白血病,目前正在滨州市人民医院接受化疗。16日下午,周集村村民代表将善款送到了刘吉树手中,记者也见到了正躺在病床上的刘永超。 今年14岁的刘永超正在上初中,去年7月份,他突然高烧不止,在村里治疗几天不起效后,家人与他一起来到市人民医院接受进一步救治。初步检查结果为扁桃体发生病变,经过手术,刘永超的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好景不长,回家后,刘永超又开始发烧,家人又带他多方检查,当年9月,多家医院确诊他患上慢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 今年春节刚过,刘永超的病情出现反复,在市人民医院住院后,医院开始采取化疗,目前已进行到第三疗程。 心疼父母,孩子多次放弃治疗 除了种地和打工,刘吉树一家再没别的收入,到目前为止,刘永超的病已花费15万余元,这些钱绝大多数都是向亲朋邻居借的,为了给儿子治病,夫妻俩已经贴出告示要将刚建了4年的房子卖掉。刘吉树夫妇为人老实厚道,在村里人缘很好;刘永超也继承了父母的这一优点,平时还和其他几名同学默默资助着一名孤寡老人。刘永超病发后,村民多次找到党支部书记刘吉合,表达了要自发捐款的想法,这才有了16日上午的一幕。 刘永超的主治大夫滨州市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杨胜介绍,刘永超患的慢性粒单核细胞型白血病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血液病,治愈率在60%左右。这种病一般有两种治疗方案,一是骨髓移植,风险大但一旦成功可以一劳永逸;二是化疗,风险相对较小但极易反复。“无论哪种治疗,费用都得超过20万元,这对这个家庭是一个巨大的负担。”杨胜介绍。 刘永超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曾多次提出放弃治疗,但都被医生劝下,“花再多的钱,我们也决不放弃希望。”刘吉树告诉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