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患病捐款50元起步
学校强制捐款引不满
  • 2012年05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一场由滁州天长市秦栏镇中心学校发起的爱心捐款,本是帮扶患病家庭的好事,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原因是有不少网友以家长身份质疑学校的爱心捐赠是强制性的,并设置了最低的“门槛”:每个学生最少捐50元。
  “爱心无价,请不要强迫别人捐多少,自愿原则,不要玷污了爱的价值,还有就是希望相同的人可以得到那么一点公平的爱,不要因为自己背景深厚而得到更多。”网友发帖表示不满。

网帖: 学生被强制捐款50元起步
  在滁州市小城天长论坛上,一名网名为“幸福好刺眼”的网友发帖《秦栏镇白血病捐款反思》,帖子中称“最近好多学校在为秦栏某老师夫妇的孩子进行捐款,这是一件好事,因为大家都有爱。前两天也在网上看到了秦栏小学每个班的捐款数额,都是在几千元以上的,听到孩子说最少要捐一百!这好像不是在捐款,感觉像是在命令。”
  小刘(化名)是天长市居民,她有一个妹妹在该市秦栏镇的新华中学就读初中一年级。小刘说,大概是在3月22日时,她的妹妹回到家里向父母要钱,“说是要给一个患病的学生捐款,每个学生都要捐。”
  经过询问,小刘得知妹妹所在的学校发起一次募捐活动,捐助对象是一名患有白血病的学生。对于这种献爱心的募捐活动,小刘向来都是比较支持的,“我当时让父母给她拿40元钱让她带到学校捐了。”然而小刘没想到,妹妹却说40元不够,“她说老师在班里讲的至少要捐50元。”

不满: “起步价”会让孩子互相攀比
  “有家长反映这样是不是有点不对?孩子回家要100元,家长无奈就给了100元让孩子来交钱,其实我想说,爱心是无价的,为何又要强迫别人捐多少呢?是不是只要钱捐得多就是有爱?”网友在网上表示不满。
  小刘也认为,强迫学生多捐款有点不太合适,“妹妹可能会觉得捐少了没面子。我觉得学校限定数额也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当地有不少的家长也对孩子回家要钱捐款一事有意见,“我一名同事的女儿对她说,老师找她谈话说学习成绩好的就应多捐点。”小刘说,这个孩子本来就捐了100元了,但后来又追加了50元捐款。
  在网上也有人对此强制捐款认为是其“有背景”:“为何是老师的孩子可以这样?就在我们附近类似的案例,他们的女儿也得了白血病,可就因为自己只是农民,却失去了如此救助的机会。在这个社会上人都很现实,没背景人的就得等死吗?为何不能让他们之间变得公平一些?”

回应: 家长有误解,捐款自愿
  3月26日,秦栏中心学校一名自称是会计的人员称,此次募捐是中心学校组织发起的,目的是捐助一位患病的学生。对于捐款数据,其介绍称辖区内的小学师生捐款17万多,中学在10万左右,“老师捐的比较多,每个人大概在两三千元,学生都是五六十元。” 3月26日下午,秦栏中心学校一位何姓校长在介绍捐款数据时称,另外幼儿园也有数万元,目前总额30余万元左右。何校长说,他们是在得知患病学生的情况后,动员了此募捐活动的。
  “老师带头,有些家庭条件好的教师捐了有5000元。”何校长说,大家对于捐款都很积极,学生也捐了不少。但对于家长指称的“门槛”一说,何校长说没有强制,“也有学生未捐的。”对于家长的质疑,何校长说,“可能是有些学生向家里解释时没说好,导致家长误会了。” 
  3月27日下午,秦栏中心学校相关负责人对此事高度重视,再次强调确实是自愿捐款,“我们没有设门槛费,许多小孩回家没有解释好。”并给金陵晚报发来了“学雷锋,献爱心”捐款倡议书。
  记者在学校发来的倡议书上看到校方写道:“一个男孩正在与病魔进行着生与死的搏斗!他就是我校李忠琴老师的儿子——李林爽……同学们,李林爽需要你们的同情,需要你们的关爱,需要你们的慷慨,需要你们的爱心……我校少先队向全校师生发出‘学雷锋,献爱心’捐款倡议,为了让李林爽能够早日返回校园,请您伸出援助之手,献出您的爱心……”在倡议书中,并没有捐款“必须最少多少钱”的相关字眼。

观点: 善心需要呵护
  “人之初,性本善”。向善之心,人皆有之。尤其是小孩子天真、单纯、自然、无邪,他们同情弱者,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善意和美好的想象,宛若天使。但令人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社会的“熏陶”和成人的“教育”下,一些人渐渐远离了纯洁,而变得世故、世俗和功利,变得自私、冷漠和麻木。这不啻为成长的悲哀。对此,很值我们这些为师、为父母者乃至所有大人们的反思。
  试想一下,如果孩子们听到的尽是“自我保护”、“少管闲事”之类的“忠告”,看到的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或唯利是图、见死不救;如果谦让、忍让被认为是“窝囊”,守规矩、做好事被称为“傻瓜”;如果付出善意和爱心,收获的不是鼓励和赞赏,而是嘲讽、诋毁甚至是诬陷,孩子们该作何感想?他们还能保持那份纯真和善良吗?当他们遇到弱者或是需要帮助之人的时候,还会抱以同情、施以援手吗?
  人心思善,人间呼唤真善美。呵护孩子纯真的童心,呵护那份难得的纯洁和善良,是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父母亲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始终心存美好、心存善念,以健康的心态和实际行动去影响孩子,做孩子的榜样。要善于激发孩子身上向上、向善的一面,培养孩子的爱心、善心、热心以及同情之心、宽容之心、感恩之心。对孩子哪怕小小的善举,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而切忌漠然视之,更不能以世俗眼光和成人之见粗暴干涉或打压,避免孩子善良的天性受伤害、遭抹杀。要知道,父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孩子的是非观、价值观,进而影响孩子的一生。
  当然,作为学校和社会更要倡导“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气,营造崇尚当好人、做好事的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让好人得到应有的褒扬和回报。令人欣喜的是,在中央的号召下,一场声势浩大的学雷锋活动正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这正体现了一种正确价值导向的回归,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我们因此有理由相信,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所有的善心一定会得到更多更好的呵护,我们身边雷锋式的好人一定会越来越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