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走近路灯维修工,工作26年的初斐高感慨——
“路灯都亮了,心里才踏实”
文/片本报记者侯艳艳通讯员吕文峰
  •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初斐高爬上五六米高的电线杆修路灯。 本报记者 侯艳艳 摄
  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当市民们开始享用热腾腾的晚餐,他已经穿行在大街小巷。他与风雨同行,总是错过与家人团聚的时光,却为城市带来了一路光明。他就是为人们驱走道路黑暗的路灯维修工初斐高。
城区路灯多数都曾经手检查过
  一双绝缘鞋,一顶安全帽,46岁的初斐高穿着路灯维修工统一的装束。工作26年的他,是同行里不折不扣的“元老”。烟台城区小巷的2500多盏路灯,多数都曾经过他的双手。
  初斐高是烟台市养管处路灯管理所小灯维修班的班长。4月16日下午,记者跟随小灯维修组,来到所城里南门里路与北门里路交叉口处。路灯维修作业车高举长臂,将一名维修工送到空中,两分钟就换好了灯泡。初斐高说,在市区仍有不少小街巷,车辆无法靠近路灯,还要采用“爬杆”的老方法。
  接着,维修小组赶往长立街。路灯树立在狭窄的坡道旁,车辆无法靠近,初斐高腰间绑上安全带,穿上十来斤重的铁鞋,动作娴熟地爬上六七米高的水泥杆,身体吊在半空检查路灯线路。大约过了五六分钟,路灯故障修好了。七十多岁的居民张先生握着初斐高的手,连声道谢。“路灯亮了,晚上出门就放心了。”10年前,张先生就记下了初师傅的电话,只要一个电话,初师傅当天肯定赶到,不论雨雪天还是节假日,从来没耽误过。维修车又启程来到西南河123号、东风里38号,修好这两处路灯,白天的维修工作终于告一段落。
  晚上7点,夜幕降临,市民已经下班回到家中。忙碌一天的初斐高,又开始穿行于大小街巷,检修路灯。目前,烟台市区小巷里共有2500多盏路灯,维修工每隔一天就要巡检一遍。晚上接到投诉电话后,他们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经常晚上11点才能回到家。初斐高说,晚上回家后接到电话,只要没有睡着,就会修好灯再回家休息,每天工作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
近十年没回老家过春节
  记者问起最不愿意什么情况下修路灯,初斐高这么回答:“最不愿意大雪天提着铁鞋走在小巷里,双脚湿透了再爬杆修路灯。”为防止身体过电,路灯维修工即使在冬天也只能穿绝缘单鞋,不能穿皮鞋,也没法穿棉鞋。小巷里维修车无法驶入,下了大雪后,积雪很厚,容易湿透双脚。“有时,双脚冻麻了,还要爬上灯杆去修灯,那种滋味真是不好受。”初斐高说。
  “干我们这行,越是雨雪天,越往外跑,越是节假日,越往外跑。”初斐高这么总结道。初斐高说,冬天气温低,灯泡温度较高,容易破损。“遇到风雪天,一晚上能接到四五十个投诉电话,如果夏天下大雨,晚上也能接二三十个电话。”遇到这种情况,路灯维修工往往要修到夜里一两点才能休息。维修路灯没有节假日,春节前后,是维修工最忙的时间,初斐高已经接近十年,没有回老家过春节了。
  “多年来,初师傅从来没有和市民吵过嘴,也从没有市民进行重复投诉,他认真的工作态度得到很多人的称赞。”初斐高的搭档,驾驶员贺师傅说。
手机号成了路灯维修热线
  初斐高10年来养成习惯,每天都随身携带着一沓名片。人走到哪里,名片就发到哪里。普通白纸做成的名片上面,印有初斐高的手机号和单位的投诉电话。
  初斐高说,市民一般在晚上才想起打电话投诉,为能及时修理坏掉的路灯,他就印上自己的电话,这样大家就不用再为晚上找不到维修工发愁了。
  每次维修完路灯,他就顺便把名片发给附近的居民,不少街巷里的小商店,也有他的名片。“记不清10年发了多少张名片,估计至少5000张了。”初斐高说。10年没有换手机号,现在他的手机号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路灯维修热线,比投诉电话还忙。“路灯虽小,关乎万家的生活,每天晚上看到路灯都亮了,心里才踏实。”
  26年来,初斐高每天穿行于市区的街巷,几乎没人比他更熟悉市区的小街巷了。“经常碰到市民向我们问路,没有哪条路难得倒初师傅。”工作3年的维修工张宗磊说,除了给市民带路,初斐高还经常义务帮市民家里修电路,与很多市民成了朋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