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清河,源头往事
  •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小清河从这里流入潍坊地界。
  ◥曹向林怀念当年的面鱼,追忆家门口的小清河。
文/本报记者 赵松刚 周锦江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河里的鱼虾成群,小孩大人在河里抓鱼摸虾,水特别干净,不少人也到河里游泳。还有人到河里取水,带回家里,烧开了喝。很甜。”侯丽萍说,现在却是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
  而曹向林老人还想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家门口的小清河里再出现鱼鳖虾蟹。

  这里的水养这里的田

  从寿光市羊口镇沿小清河往上游而行,到达侯辛村。在一片棉花田地的小路上,就看到东营市广饶县与寿光市的界碑。小清河从这里安静地进入潍坊。
  当地一位老农民告诉记者,此处的土壤适宜种植棉花,这是当地最主要的经济农作物。小清河流经此处,提供了良好的灌溉条件。
  打个比方来形容小清河的重要性吧。如果它从侯辛庄和其他村落的地图上移走,那么,这里的农业取水将成为一个大难题,会令每一个生活在此的农民无所适从。
  在侯辛庄小清河边,一片覆盖在薄膜下的棉花嫩苗鼓出薄膜,露出新鲜的浅绿色。不少农民扛着喷雾器,在为这些新苗喷打农药。
  听到记者询问小清河,正在打农药的侯丽萍停下动作,细细道来。侯丽萍的这片棉花地,距离小清河的距离百米左右,取水方便。浇水都是从小清河里引,虽然此处的土壤种植小麦等农作物不合适,但是种植能够适应碱性土壤的棉花,却年年丰收。

小清河,“小黑河”

  然而流经侯辛庄的小清河,如今少了许多记忆中的欢乐。
  “我记得自己小的时候,河里的鱼虾成群,小孩大人在河里抓鱼摸虾,水特别干净,不少人也到河里游泳。还有人到河里取水,带回家里,烧开了喝。很甜。”侯丽萍说,现在却是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场景了,“没人再跑到河里摸鱼了。”
  “上面下来的水太脏了。”侯丽萍解释,原来上游来的水都是清的,后来就变成黑的了,“两边的厂子把脏水放到河里。”
  被污染的小清河,后来被一些当地人改成了“小黑河”。
  受污染之苦的不只是侯辛庄,小清河两边的居民都感到了这一点。
  “沙沟子鱼(音译),是再也看不到了。”在八面河,一名在村头闲聊的老人说,在上世纪80年代,小清河里头什么样的淡水鱼都有,特别是叫“沙沟子鱼(音译)”,从河里抓了来,带回家里,用花生油一烹,非常好吃。可是现在却几乎看不到了。
  老人把小清河的污染依旧归结为两岸的工厂污染,但是,当地的一些石油开采基地,在这位老人看来,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沿途中,记者发现不少石油开采处,不少黑色的石油与河水混在一起,河面一片油渍,两岸的芦苇也被石油从绿色染成黑色。
  近几年的小清河治理,确实也起到一些立竿见影的效果,然而让河上图景回到老人们甚至中年一代儿时曾记忆的模样,是当地人不敢奢望的梦。

怀念30年前的面鱼

  小清河入潍处水质略显浑浊,但较上世纪末期和2000年后已经算好的。
  今年75岁的曹向林,从小在小清河边长大。“距小清河也就不到一里路,多也没有多头!很近便!”曹向林说,原来水质环境很好,鱼鳖虾蟹什么都有。以前村里还有不少人打鱼过活。特别是冬天的水结了冰,鱼要呼吸,就在冰上凿一个眼,鱼就会过来。
  想起年轻的时候,水深4米,最深处可以深至7米。最令曹向林老人怀念的就是面鱼(学名银鱼)。曹向林说,年轻的时候,大伙还会结伴上东海,并不到60里远,夏天的时候常下水游泳。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水质就开始变差”,曹向林回忆。
  从水变坏之后就没有了,八十年代初就开始没有了。“已经近三十年没有见过吃过面鱼,一点儿都不差”,曹向林重复一遍,表示肯定。每年农历二月之后,面鱼就会大量出现,用面和鸡蛋一裹,放在油锅里炸一下,是当年最美的味道。
  但水质变坏之后,面鱼就再也没有出现过。曹向林已经近30年没有吃过面鱼了。
  如今水质改进,曹向林很兴奋,不过水中依然无鱼,没有他朝思暮想的面鱼记忆。一下雨就会有排污下来。虽然这么近,已经不去河边了。只能种点棉花,有时再种点玉米。吃菜都比较方便,每天有人拉菜上村里卖。
  “以前都是喝小清河的水,现在只能喝自来水”,曹向林说,现在水费一吨得七块钱,电费也得7毛一度。
  当被问及平时吃什么菜时,曹向林想了想答到,近期没大吃菜。曹向林说,每天都有人拉菜过来卖,但他早上依然吃的馒头咸菜,这已经成为他的习惯。原本吃鱼、吃咸菜两大爱好,只剩下吃咸菜。
  曹向林有四个孩子,都已成年,住得近,都能照顾着。去年开始老人身体不好了,患了肺气肿。“平时吃药不管用,从南方带来的药吃着还管用”,平常也上镇上,骑着个车子,有5公里左右,还想着把自行车换成电动车。
  曹向林还想在有生之年可以看到家门口的小清河里再出现鱼鳖虾蟹。

清清河水,何日重来

  从侯辛庄进入潍坊市寿光羊口镇的小清河,又从羊口镇汇入渤海。它用流淌的水繁衍了两岸的居民,也见证了羊口镇的发展变迁。
  在羊口镇的简介中,有如下一段话:羊口镇,旧称羊角沟镇,位于渤海之滨小清河下游,在寿光县城东北部,距县城四十八公里。这里水连渤海,贯通沿海诸港口,沿小清河直达济南市,即有舟楫之便,又有渔盐之利。
  撇不下的小清河。
  据介绍,羊口镇内的大型企业,如清河采油厂、菜央子盐场、卫东盐场等国家省、市县级近百个企事业单位,大多也与小清河有关。
  “有商港、渔港各一处。水连渤海,可达祖国沿海诸港,对外可抵韩国、日本、东南亚各国;西去可沿小清河直达省会济南。1993年经山东省地名委员会批准,废羊角沟改名羊口镇。解放前后人口最盛时期曾达3万余人。”
  我们能够看到和看懂的是,没有小清河,也许就没有羊口镇这座城镇的存在。由此,我们也可以如此推论,没有小清河,从小清河源头至入海的整段小清河两岸的城镇,亦不会有今日的精彩。
  可惜的是,这条河受到的委屈和错待已经太多。
  不知道未来,这些委屈会不会被纠正,这些错待会不会被补偿。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