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十年,老船长的小清河
文/本报记者付志锦片/本报记者杨万卿
  • 2012年05月04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张佃明从16岁开始下海打渔,他在船上已经待了四十多年,小清河贯穿了一生的记忆。
  张佃明从16岁开始下海打渔,他在船上待了四十多年。见到张佃明的时候,他正在羊口海港门前的渔民协会办公室里坐着,黝黑皮肤,皱纹深重,头发花白。今年张佃明67岁,对于这个做了二十多年老船长的人来说,小清河贯穿了一生的记忆。
  小清河里
等待出海的那天

  张佃明从小生活在小清河边,彼时岸边芦苇随风而荡,此起彼伏,不时会有白鹭飞来觅食,孩子们大喊一声,惊起白鹭一片,飞入芦苇荡中。
  张佃明祖上世世代代是渔民,以渔为生,靠海吃饭。每次父亲要出海,他便带上家中三个弟弟,一同到如今的羊口海港这一带给父亲送行,那个时候的羊口海港还没有用石子水泥砌成的牢固堤坝,也没有靠着海港而立的二层楼房,张佃明牵着弟弟的手,穿过一片片很高的芦苇丛,来到如今的羊口渔港,在小清河岸边,看着父亲的渔船在小清河的水面上渐行渐远,慢慢变小,直到消失不见。
  十几岁时张佃明有了自己的小船——不到五米。不入海,就一直待在小清河里。“那个时候的小清河,鱼多得很,我坐在小船上,鱼直接从水面里往外蹦,一天能摸个几十斤。”摸了鱼,靠了岸,去附近集市上卖,换些粮食拿回家。
  他是这条小木船的船长,期盼着有一天能看看辽阔无边的大海,但对于当时的他来说,海太大,他还小。他只能在小清河上驾着自己的小船,等待着入海那天。
看见“河门”
就看到了家

  代代相传,16岁那年,张佃明接过父亲手中的渔网,开始了与海相伴的日子。
  常年出海,一去便是四五天。呆在毫无遮挡的船上,与烈日、海风相伴,张佃明最怕的就是下雨和刮大风。遇到大风大雨的天气,心里便开始打起鼓来,在张佃明记忆中,每年,海上都会有三四艘船被掀翻。如今年纪大了,回想起当年在海上的日子,他总觉得幸运。
  32岁那年,张佃明就在海上遇到了9级强风。当时不到18米的船,一个浪打过来比船顶头灯还要高。抛下锚,船在海面上晃了一夜,他就怕了一夜。“雨停了,接着捕鱼捞虾,总是不能白来一趟。”
  好在,现在通讯设备先进了很多,出海前会有天气预报,有大风便提前停在岸边,每艘船上都配备了5、6个对讲机,可以播报每天天气,可以跟一定距离以内的人对话,可以在最危急的时候求救。
  做了二十多年的船长,荡着秋千睡觉,跳着霹雳走路,颤着双手吃饭,流着眼泪想家。
  每次出海归来,都盼着能看到“河门”,到了小清河的河门,看到熟悉的滩涂和标记,就代表着,这次出海安全了,到家了。
靠着小清河
日子总是好的

  跟所有的老船长一样,张佃明对于大海的感情很特别,惧怕,也亲近。而对于小清河,老船长就觉得,太亲切了,这就是他们羊口渔民的母亲河。
  “在小清河边住,只要你肯干,就不愁没钱赚。”张佃明这么说。
  当年的小清河里,梭鱼、鲤鱼、鲶鱼、鲫鱼、小银鱼……鱼的种类多种多样,他看着羊口海港旁停着的一排排渔船说:“就在这个位置,那个时候你直接下钩,一钓就能钓起个一斤多重的大鱼。站在岸边看,小清河里全是一群群的大鱼,搅成一个团,一直往外跳。”
  抓了鱼到集市上卖,若捕的多了,就用盐腌渍好,卖给外面的人。过了惊蛰,碰到个暖和的傍晚,张佃明就带着一帮孩子们到如今的羊口海港地段,小清河边到处都是小螃蟹,拿着手电筒,满满的小螃蟹爬来爬去,一晚上能抓100斤。“炒着吃,香着呢!”
  小清河连接大海,带着渔民们走上致富的路。那时候海里对虾多,一群一群,大船一网拉上来一万多斤,一斤19块钱,出趟海就能大赚一笔。“你要是赶上渔民赶海回来在码头交易,一条条渔船满载而归,海鲫鱼、虾虎、大虾、梭子蟹活蹦乱跳。靠海近河,那个场景,真是振奋人心,让人觉得,靠着这小清河,日子总是好的!”
  临河而居、牧海为生。正是小清河,成全了羊口的富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