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留守妇女在家门口挣钱”
曾经的农民工李兴威创业成功,积极吸纳村里的留守妇女就业
  • 2012年05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他,幼年遭遇巨变,18岁出去打工,边打工边还账,25岁那年,借钱买了太平镇首台旋皮机,自学技术走上了创业路。数年后又投资百万扩大规模,现在他的工厂内已有40余名工人,其中留守妇女就有30人,他说要帮助更多留守妇女在家门口就业。他就是巨野县太平镇农民工李兴威,个子瘦小的他经常骑着一辆旧摩托四处洽谈业务,原本白皙的脸现已黝黑,虽年仅40岁,但脸上已经出现不少皱纹。
借3000元买机器 
踏上创业之路

  李兴威15岁时,作为家中顶梁柱的父亲偶然被经暴晒而引起爆炸的烟火炸成重伤,这场意外事故打乱了这个农家孩子平静的生活,为了给父亲治病,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了不少外债,父亲也落了个终身残疾。
  为了减轻家中的负担,1990年,刚满18岁的李兴威就踏上了打工道路。他跟着同村人一起去山西煤矿打过工,也到烟台学习过种植蔬菜大棚,但是都感觉不上手,一心想学门技术的他最后又去了当地一家家具店学习木工手艺,这一干就是5年,一边打工一边还账,还练就了一手娴熟的木工活。
   25岁那年,李兴威返乡来到太平镇一位亲戚开的木材厂帮忙,在这当中,他萌生了自己创业的想法。说干就干,没有启动资金就借了亲戚3000块钱,买了一台二手旋皮机,当时板材厂在农村还没有兴起,这也是镇上首台旋皮机。
  创业是艰难的,开始的时候李兴威和家人没日没夜守在机器旁,“夏天他都是自己抬树、扛树,冬天怕木料上冻,他晚上不睡觉用干树皮烘干刚挖的杨树,第二天继续干活。”邻居宋艳玲对于李兴威“拼命三郎”的劲头深有感悟。
  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信心,李兴威的小工厂慢慢走上了轨道。随着村里“打工”的兴起,大多数劳动力外出务工,而留守妇女承担了家庭的重担,李兴威的板材厂特意为留守妇女提供就业平台,让她们赚钱、顾家两不误。
自研技术扩规模 
吸纳就业者

  一心想扩大生产规模的李兴威,于2000年又投资10万元购买了三台旋皮机和一台压板机,但是机器运回来后,他却犯了愁,由于技术上不过关,生产出的树皮质量始终达不到自己想要的标准。
  李兴威下了决心要研究透彻,不懂的就请教同行,看书钻研,一次次地把机器零件拆掉再安装,持续了几天几夜,李兴威终于对机子技术有了一定掌握。“现在就算把机器上的各个部分拆开,我也能装上。”李兴威自信地说。
  凭着一股子钻劲,李兴威的板材厂越来越红火,同时吸纳了村里和邻村的近20名闲居留守妇女在板材厂打工,“一开始招不到男工,很多女工就跃跃欲试,看到她们留守家中,每天的工作就是照顾老人孩子,闲暇时间完全可以到工作工作。”李兴威和妻子商量后开始大量吸纳留守妇女就业,这一举动不仅解决了招工难,而且为农村留守妇女提供了一个就业舞台。
留守妇女上班忙
成为厂里主力军

  李兴威的板材厂凭着优质的质量和良好的信用赢得了很多客户的信任,很快有了自己的销售网络。2009年,他投资百万,再次扩大规模,生意愈发红火起来。目前产品销往天津、新疆、山西、内蒙等地市,销售网络辐射全国各地。
  厂子扩大规模后,也为更过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一边打工挣钱一边还能顾家,感觉生活很充实。”在板材厂打工的留守妇女江爱华说道,以前的生活实在是没啥劲,现在有了事情做,天天有用不完的劲。因为是计件算钱,她们的积极性被调到最高,一有时间就想着多干点,真正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据李兴威板材厂所在地白李村村干部介绍,目前白李村有347名育龄妇女,外出打工请假的仅有几十个,剩下的大部分留守妇女,分布在附近各个板材厂内打工赚钱。
  “一方面促进了经济发展,一方面这些留守妇女不耽误农活,下班还能顾家。这样的现象在这片地方已经很普遍了。”该村干部告诉记者。
  目前,李兴威的工厂为30名留守妇女提供了就业机会,占了工厂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三。“现在融资有些困难,如果资金足够,我还想发展产品深加工,这样能成立一个完整产业链。”李兴威说,扩大规模后可以吸纳更多的留守妇女就业,而现在他做得还远远不够。

  ▲李兴威厂房中留守妇女是主力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