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难也得让“小烟漂”有学上
烟台一所民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艰辛与坚持
  • 2012年05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一名英语老师用自己制作的教学工具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本报记者 赵金阳 摄
本报记者 王光照 刘清源
  3000多名农民工子女来自24个省,建校舍至今欠建筑方30万元工钱,减免困难学生学费130多万,教师每月工资1500元……这一连串数字,诠释了烟台一所专门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烟台市崇文学校,17年来的艰难历程。
建校时只有21间平房 只有8个学生6个教师
  穿过一条坑坑洼洼的街道,在烟台市芝罘区幸福十二村,有一所烟台崇文学校,它因招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而小有名气。2004年,出于子承父业的责任,宋韶光接手这所学校。
  “父母原来都是栖霞市的民办教师。”宋韶光说,后来父亲转行经商。1994年底,父亲宋任平和母亲邹化香到烟台幸福九村走亲戚,路上看到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没有户口、家境困难等原因失学。亲戚家也有一个8岁的孩子辍学。
  随后,宋任平夫妻决定留下,在这里办一所“贫民”学校,一家人的命运从此改变。
  “办学初期,校舍是21间平房,父母住的屋子5平方米。”宋韶光说,1995年,学校开学第一天,只有6名老师带着8个学生上课,到了学期末,来了30多个学生。
17年减免学费130余万 很多老师要求迟发工资
  “最难的时候是2004年、2005年的时候。”宋韶光说,2005年,父亲离世后,他的办学之路走得异常艰难。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困难,“一学期的学费,有的家庭要分成三次来交。”
  “17年间,学校给困难学生减免学费130余万。”宋韶光一直遵循着父亲的遗愿,让穷人家的孩子有学上。从开始到现在,每年都有不少学生家长找到学校,见到校长就哭,“学校减免了很多孩子的学费,加上盖教学楼欠债。”宋韶光记得,年底没钱给老师发工资,他只能东奔西跑向朋友借钱。而很多老师知道学校困难,主动要求延迟发工资。学校创办之初就在此执教的范秀珍开玩笑说,“1997年欠我的工资,到去年才结清。”
  建新校舍欠下的钱,更让宋韶光为难,“没钱给建筑工人发工资,我和建筑公司老板两个老爷们对坐着愁眉苦脸,最后一位朋友借给6万元才解了燃眉之急。”宋韶光介绍,2010年之后,学校经济情况好转,不用再借钱发工资了,但至今还欠着建筑方30万元的工钱。
  如今,崇文学校接收并帮助的学生,包括幼儿园、小学、初中,在校生已达到1500名,自建校以来,共培养3000多名农民工子女,他们来自全国24个省份,95%都来自外地。
5辆二手校车已淘汰 260多名孩子上学难
  如何将这样一所普通却又特殊的学校办好,宋韶光一直在探索。学校已经买了5辆二手校车,超过10年使用期限,为了保证学生安全只能停用。现在,260多个住得较远的学生只能挤公交上学。
  学校现有的旧电脑曾经失窃,宋韶光天天在三站批发市场二手电脑店里逛悠,希望抓住小偷,把电脑找回。
  现在,学生越来越多,教室也越来越紧张。“芝罘区公办的学校都已经实现了‘班班通’,崇文却还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盒粉笔式教学。”
  “我们一直努力,让这里的孩子享受与公办学校的孩子一样的待遇。”宋韶光说,他希望以后有更多人关心、帮助这些孩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