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30多个机器人,一年能卖5000万
机器人发展要看准行业需求
  • 2012年05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张頔
   “我是电力系统最了解机器人技术的,又是机器人领域最了解电力行业需求的。”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厉秉强,如此解释公司的电力机器人技术能领先全国的原因。2001年成立的鲁能智能结合电力系统的业务需求,实现了机器人的初步产业化。
  “今年大约有30多台的机器人订单,总金额有5000万元。”厉秉强说,对于新兴产品而言,市场的需求往往一开始都是空白,需要时间培育。自从有了变电站以来,都是人工值班,换成机器人巡检当然可以节省人力,但在全国推广还要一个过程。着眼于将来市场的发展,公司的这条生产线在设计时,便保证了年产120台的产能。
  和变电站值班类似,山区高压线路巡查也是一项枯燥而又艰苦的工作。从这项工作的人工替代出发,鲁能智能研发了巡查无人机,以往要翻山越岭的电力人员只需操控无人机,便能通过机载摄像头观察到高压线路的状况。
  机器人的科研孵化时间比较长,鲁能智能用了10年时间才完成巡检机器人的研发。机器人技术是一个多学科综合的领域,比如微电子、控制技术、通讯技术、电子机械、生物技术等,发展机器人产业需要多个专业的人才力量。“一台机器人的技术讨论,十个博士参与都不多。”厉秉强说,如果企业上来就只研发机器人,那将很难坚持下去。
  “就算只有10个人参与,按年薪10万元计算,10年的研发期里,人工费用就要支出1000万元。”厉秉强说,人工费只是最基本的一项成本,巡检机器人的研发最保守的成本估计也要在5000万元以上。“所以公司根本丢不开传统产业”,发展传统产业一是可以扩大公司规模,以便吸引更多的人才;同时还能建立起管理、营销体系,可以支撑日后的机器人产品推广。
  相比电力系统内的鲁能智能,大陆科技可以依靠的资源虽然有限,但视野却可以放得更加宽广。“济钢前几天来和我们谈过合作。”张永佩认为机器人现在虽然有些“叫好不叫座”,但这绝对是将来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一个方向,只要完成行业对接形成规模,研发投入的资金很快就能挣回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