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爱心企业送来400本新书
孩子们看到新书,高兴得直咧嘴傻笑
  • 2012年06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看到图书馆又有了新书,孩子们高兴极了。 李振 摄
  6月4日本报A07版报道的《80后大学生回村自办图书馆》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好想我们那里也能有这样的热心人出现,为小朋友提供一个能看书的环境和氛围。”网友“grdgylm”表示。大家称赞鹿海斌“有想法”的同时,希望本村能出现这样的公益图书馆,以关注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
  本报菏泽6月4日讯(记者 梁斌) 4日下午,巨野一家企业精心挑选400余册新书送到“新农村图书馆”里的孩子和老人手中。
  受鹿海斌“关注留守儿童和老人”的办馆宗旨感染,4日一大早,菏泽建华管桩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致电本报记者称,看到鹿海斌自发在村里办图书馆,决心为其捐书。
  4日下午1时,该公司多名工作人员专程到菏泽图书集中区域选书。“先挑孩子亟需的、喜欢看的、有益激发阅读兴趣的。”挑书过程中,公司代表张先生反复说。了解到《三毛解放记》《笑猫日记》等均被借阅近三十次,张先生特意叮嘱书商“多找几本”。就这样,两小时里,“菏泽建华管桩”挑选了400余册崭新书籍,价值四五千元。
  下午6时20分,看到图书馆门口等待入馆的新书后,放了学的孩子们一窝蜂围上来,先在裤子上擦擦手里的汗,接着,赶紧拾起一本新书,贴近仔细瞧,那架势,恨不得放在嘴边亲吻。12岁的鹿凯航一眼便看到盼望已久的《伊索寓言》,他抓起来就跑进图书馆里;10岁的鹿玉名上三年级,抱着一堆童话书久久咧嘴发笑,被伙伴们嘲笑“看到好书犯了傻”。

“张刚大篷车”将为图书馆送新书
  本报济南6月4日讯(记者 尹明亮) 大学生回村自办免费图书馆,却遇到缺书难题,本报4日报道了菏泽巨野县鹿楼村大学生鹿海斌自办图书馆的情况后,本报张刚大篷车也将在5日为鹿海斌的新农村图书馆送去新书。
  “六一”之前,本报张刚大篷车在全省25个学校捐建爱心图书室的活动刚刚告一段落,活动结束后,各方的爱心捐赠依然不断送到本报编辑部,在看到《80后大学生回村自办图书馆》的报道后,一些热心市民又送来部分学生读物。
  为了让鹿海斌的新农村图书馆进一步丰富起来,让农村的老人孩子有更多的书可以读,也圆大学生鹿海斌一个爱心梦。我们从市民捐赠的图书中,整理出500余册,张刚大篷车也将于5日一早出发,载着爱心图书,前往鹿楼村的新农村图书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