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考前吃得好——被神化了的高三逻辑?
高考“食补”进化论
  • 2012年06月0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本报记者 赵磊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从上个世纪高考制度刚刚恢复至今,高考的分量不断增加着。当高考的压力铺面而来,不论是考生,还是家长,总希望找到一种途径去排解,去找到一种寄托和安慰。考前的“食补”渐渐成为一种习惯,并且愈演愈烈。
  1978年高考“食补”案例:
青岛饼干、白菜水饺

  1978年,是我国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二年。那时候人们对于高考的理解,还是懵懵懂懂。人们重视它,却并不像现在这样的看重它。高考“食补”的概念,也只是“能够吃上肉”。
  1958年出生的王怀成,恰恰赶在这一年参加高考。在改革开放刚刚开始的时期,王怀成的家境在当时来说,已经算是中等偏上。
  1978年,王怀成准备参加高考,并且开始了最后的冲刺。“那时候能吃上个青岛饼干,就感觉是很幸福的事儿,晚上熬夜复习,也有动力。”
  现在的王怀成,已经即将退休,经济条件也不错,各种美食、补品也吃过不少。但是,当他回忆起当年的高考时,记忆最深的还是那一包包的青岛饼干。
  王怀成当年考试的内容是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五门。除了数学和语文是强项,其余的三门都差强人意。学校里赶不上进度,就只能晚上回家“开夜车”。
  当时,家里的菜谱基本上就是窝头、粘粥和地瓜,王怀成的父亲害怕他复习吃不下,特意从平时的花销中节省出来几块钱,买了几包当时颇受欢迎的青岛饼干,作为王怀成晚上复习时的“夜宵”。对于王怀成来说,这一包包的饼干,就意味着甜蜜的奖励,也让他更加坚定了考试的信心。
  在高考前一天,为了给王怀成考试加油,家里破天荒地包了饺子。“饺子是白菜肉馅儿的,那时候肉很缺,基本上都是白菜。但是那个时候吃着就是香,感觉考试的待遇像是过年。”王怀成说。
  几包青岛饼干、一顿白菜肉的水饺,就成为了那个年代高考食补的全部。

1998年高考“食补”案例:
在家“点菜”加上“脑黄金”
  
  转眼过去20年,高考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渐渐变得重要起来,而高考前的“食补”也开始初见端倪。
  现在大虞街道工作的缪樊,1979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缪樊跟着家人一起搬到潍坊居住。1998年夏天,已经19岁的缪樊,在潍坊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缪樊的父母都是石油公司的职工,在同龄人中,她的生活条件算是不错的。高考前,家人为了让缪樊有好的状态去迎接考试,总是想尽办法给她做喜欢吃的饭,家里吃饭都是“点菜”。
  “我早上出门的时候跟我妈说,‘妈,中午我想吃什么什么。’到了中午,家里就给做好了,回家就能吃。”缪樊说,母亲做饭特别好吃,考试前的一段时间,经常可以吃到喜欢的小排骨、小鸡炖蘑菇和各种凉菜。
  “当时一家就一个孩子,都把高考当作大事儿,特别大的事儿,有什么条件全都用上。”当时电视上疯狂地宣传一种叫做“脑黄金”的补品,缪樊一家也商量着是不是要买。
  为了高考,家人不管“脑黄金”的价格是多少钱,硬是为缪樊买了一盒。“当时的感觉就是,只要有点用的,全部都买上。”
  一盒“脑黄金”,缪樊喝了一个多月。但是,最终她也没有觉得这盒“名贵的脑黄金”起了多大作用。“当时花多少钱买的忘了,反正是不便宜。吃了以后发现,根本没啥用。我同学里面吃的也没几个。”最终,缪樊考上了潍坊学院。
  上个世纪末,“脑黄金”作为少数几种考试补品,进入市民的视线。尽管各种宣传铺天盖地,但是买账的考生也仅仅是一小部分。大多数的人,对于“补品”还是怀着不感冒的态度。

2011年高考“食补”案例:
每天一只海参不能少

  到了近几年,保健品、补品已经渐渐开始成为高考经济的主角。“羊群效应”开始让大多数考生从“食补”上进行攀比。有时候,补品并不一定是为了进补,也许仅仅是追求一种心理安慰。
  1992年出生的闫秀梅是青岛莱西人,2011年参加高考,并且进入了潍坊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在高考前的几个月,家人为了保证女儿的营养能够跟上,各种海鲜、水果从来没有间断,而且每天让女儿吃一只海参。
  闫秀梅的父母都是从事个体经营行业,平时工作很忙。但是,在女儿临近高考的半年里,他们尽最大的努力抽出时间,陪着女儿,同时也从饮食上,不断地给女儿增加营养。
  起初,闫秀梅在学校住校,后来因为学校食堂伙食太差,家人害怕高三复习时女儿营养跟不上,所以“特赦”闫秀梅可以走读。
  “水果、牛奶、海鲜从来没有间断过,而且每天吃一只海参,坚持了大约半年。”闫秀梅并不知道海参的价格,只是知道很贵。即便如此,家人还是让备考的女儿,享受了“孕妇临产”的待遇。
  闫秀梅的母亲曾经多次提议,要给女儿买保健品。“她都是听到同事说,谁家谁家的孩子高考前都吃保健品,效果多么多么好,所以也想着给我买。我都没同意,心里很排斥这些东西,觉得都是迷信,考试就要靠自己的努力。”闫秀梅说,就像别人吃保健品是一种心理作用,她拒绝保健品也是一种心理作用。
  因为如此,闫秀梅却是成为了同学眼中的“特例”。闫秀梅的大部分同学,都会买各种各样的保健品、补品。然而,这些保健品并没有立竿见影地起到效果,只是让这些处在考前紧张状态的高三学生,心里有了一点点的安慰和寄托。
  不只有一个专家分析过、提醒过,保健品要慎用,由于不同个体体质、生理状况存在差异,可能会打乱正常的身体规律,甚至会出现副反应,适得其反。
  考前进补或许是有一些益处,但是却需要慎重对待。补品不是考试的“神器”,也吃不出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不若适度进补,还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真正该用到的地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