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防范,决不能让孩子再溺水
  • 2012年06月1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当安全事故在各地密集发生时,我们也应当反思,仅仅靠学校和家庭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合作,共织安全网。

  □本报评论员 雒武

  教育部昨日在官方网站发出紧急通报指出:6月9日,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杨庄中学7名初三学生结伴在莱芜汇河下游游泳时溺水身亡;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在桃洪镇竹塘村向家山塘游泳时溺水身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中16名学生溺水死亡,令人十分痛心。
  据悉,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数以万计,而溺水者中大多是未成年人。儿童意外死亡原因中,溺水已明显超过交通事故,成为危害儿童的第一杀手。儿童溺水事件又绝大部分发生在夏季(约占全年的八成),因而在当下这个季节,加强溺水事件的防范显得格外重要。
  少年儿童自制力差,风险意识不足,因此很难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哪一方,也不能寄希望于仅靠某一方的努力就能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如果学校的安全教育确实起了作用,如果家长们的叮嘱确实让孩子们意识到了危险,如果危险地段有足够的警示标志提醒孩子,如果事故发生时有足够的救援力量和救生设备,如果孩子有安全可靠的地方去消暑……类似事故只要有一个如果能成立,悲剧或许就会减少很多。
  相信多数学校和家长在假期到来时,都会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但是当安全事故在各地密集发生时,我们也应当反思,仅仅靠学校和家庭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合作,共织安全网。
  从近期发生的溺水事件来说,虽然多有偶然性,但大都是可以防范的。留守儿童如果有其他家人或是代理家长的有力看管,一些悲剧就可避免;现在的学校普遍在加强素质教育,但是体育课上有游泳技能训练的话,溺水事故或许也可以大大降低;如果孩子们不仅会游泳还懂得如何救人,情况也会改变。
  除了学校加强教育和家长担负起监护责任之外,各地也要注意排查安全隐患。溺水事件往往集中发生在一些危险水域,不少水坑、水塘、水沟、水库、河道甚至出现连年多人溺水的情况,对这样的区域,不仅要加强警示,还要加强管理人员和专业救援人员的巡视。
  据报载,为防孩子溺水,一些地方采取的综合防范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就是让各有关部门都动起来,如经信委发动电信运营商开展预防学生溺水的短信、网络宣传;体育主管部门负责宣传科学安全的游泳方法和水中救人方法;公安部门负责履行公共安全职责;气象部门负责有效通知降雨情况;河道水库管理部门负责对深水区游泳履行告知义务;新闻媒体加大这方面的报道等等。这些做法值得“事故多发区”借鉴。
  防溺水是一项工程,非一日之功,也永没有一劳永逸的绝招。办法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我们的防溺水安全网织得更密更牢,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行动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