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际关系专家朱锋谈新形势下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认识世界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 2012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朱锋做客齐鲁大讲坛。 本报记者 左庆 摄
  本报济南6月14日讯(记者 龚海) 14日上午,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朱锋做客齐鲁大讲坛,以多年在国际关系领域的研究心得,阐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回答如今的中国如何重新看待世界和定位自己。本期齐鲁大讲坛特邀山东大学政管学院院长葛荃教授主持。
  上午9时,山东大学邵馆报告厅内坐满了冒雨前来参加朱锋讲座的听众,既有年轻学子,也不乏关心时局的老者,许多长期参加齐鲁大讲坛的热心坛友也早早赶到了现场。中菲黄岩岛对峙、南海问题、钓鱼岛及中日问题、中美关系、中缅关系等等,在近两个小时的讲座中,朱锋对这些大家关心的话题做了精彩的分析,并立足于中国大发展的背景和当下复杂的世界政治格局,探讨在当前中国对外关系遇到的诸多矛盾和困境中,如何正确理性地认识和把握自己与世界及两者间的关系。
  朱锋认为,今天中国虽然开始强大,但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如何重新定位我们和世界的关系,还没有解决。对中国人来讲,世界到底是一个依然充满敌意的西方世界,还是我们可以融入其中实现共赢的世界,这种观念的纠结和碰撞一直延伸到中国对外关系的现实层面上。
  朱锋说,“从南海、东海,到我们现在的东北亚,从与大国关系到我们和传统的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我们的外交可以说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冲突。”其根源在于两方面,其一,中国的发展是一个国际关系中利益、权力和财富重新分配的过程,势必引发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反弹;其二,中国对于如何定义自己和世界的关系问题没有解决。
  中国外交上的烦心事在朱锋看来在所难免,他说,当中国做大做强了,别的国家并不必然给予中国鲜花和掌声,而更多的是批评、指责,这其实也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表现。在这种新的国际环境下,中国需要对世界有正确的、科学的、细致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世界不只是中国的资源和市场来源,而且在中国的发展进入到当前新的艰难“爬坡期”时,世界对中国更加重要。
  通过多年的研究,朱锋发现,有些国人对世界的认知并不够理性,觉得应该跟西方正面对抗。朱锋对此并不赞同,他说当前中国处在转型期,同时也是个战略机遇期,中国要抓住各种条件,促进中国向更好更成熟的政治社会制度转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