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焚烧麦秸致“大雾迷城”
枣庄连续两天空气质量轻微污染
  • 2012年06月1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焚烧过麦秸的田地。(资料片)
  从6月12日12时至2012年6月13日11时,枣庄市空气污染指数为112,13日12时至14日11时,空气污染指数为106。由于近期焚烧秸秆的现象增多,枣庄市连续两天污染指数超过100,空气质量达到Ⅲ1级,即空气质量轻微污染。
烟灰飘来,城区天空灰蒙蒙
  从13日下午开始,焚烧麦秸产生的黑色烟灰就飘满了枣庄的街头,即使到了14日上午,烧麦秸产生的烟灰仍然随处可见。这些烟灰不仅降低了道路的能见度,而且也给市民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市民陈先生告诉记者,13日下午他本打算和家人在院子里吃饭,但是飘荡的烟灰却将他撵回了家。“天这么热本打算在院子里吃饭凉快凉快,但烟灰飘的到处都是。”陈先生无奈地说,“今天早上起来一看车上也全是烟灰,还去洗的车,希望能够制止这种焚烧麦秸的行为。”
  据了解,由于近期大量麦秸的焚烧,12日、13日枣庄市各区市空气污染指数全面突破100,有的区甚至超过了120。而空气污染指数在101至150之间,空气质量状况属于轻微污染。空气轻微污染时,对污染物比较敏感的人群,例如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疾病或心脏病患者,以及喜爱户外活动的人,他们的健康状况都会受到影响。除了对市民的健康产生危害外,焚烧麦秸产生的烟雾还会影响公路上车辆的交通运行。另外由于夏季天气干燥,焚烧的麦秸会随着风向肆虐蔓延,存在严重的火灾安全隐患。

为烧麦秸,农民打起“游击”战
  由于焚烧麦秸存在诸多危害,枣庄市各区市和有关部门一直在严厉打击这种行为,除了对焚烧麦秸的人员进行罚款外,有的乡村里甚至打出了“焚烧麦秸拘留十五天的条幅”,但是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焚烧麦秸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每年的六、七月份枣庄都会迎来一场灰色的“降雪”。
  一位乡镇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焚烧麦秸,在时间和空间上都看管不过来。“现在焚烧麦秸一般都是晚上烧,跟我们打游击,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手安排值班人员。天气又干燥一点火就能烧一片,就算安排值班人员也根本看管不过来。”工作人员介绍,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麦秸的主人想烧,所以才会千方百计想办法烧麦秸。“为了应付查处,现在居然出现了专门雇人烧自己家麦地的情况。”
探讨>>  麦秸困局 到底咋解决
  对于枣庄目前出现的烟灰漫城的现象,网上多数市民表示应严厉打击焚烧麦秸的行为,但是也有人出来反驳,称如果不烧的话,那么又应该怎么处理呢?据了解,农民烧麦茬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为了下一步播种玉米时方便,为了保护收割机,一般收割机作业后留下的麦茬都比较高,如果人工清理的话十分费事费力,焚烧既方便而且麦秆烧完的“草木灰”还可以作为肥料。其次是农民收集的麦秸无处存放,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基本以不使用麦秸来取暖,麦秸没有好的去处就只能堆放在农民的田地里。这就带来了第三个问题,由于麦秸的堆积,在降雨过后极易产生虫害,2011年枣庄市各区市的玉米地就曾出现二点委夜蛾虫害,和未焚烧麦秸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原因的综合也就形成了焚烧麦秸屡禁不止的现象。
  有关人士称,就目前来说,使用旋耕犁将土地深翻,把麦秆埋下去是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这样,麦秆便能充分被土地吸收,既起到磷肥的作用,又可以杜绝因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但是这种方式的成本较高,每亩需增加20元左右的成本。其次就是变废为宝,为麦秸的再利用找到一条出路。这样既保护环境,同时也能增加农民收入。解决焚烧麦秸的问题,光打击不是办法,近几年的情况也证实了这一点。只有真正为麦秸的去向找到一条路,才能转变烧麦秸人的思想,让枣庄不再下“灰色的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