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踪报道>>
园区筑巢,引实验室开分店
专家表示,科研机构落户不仅能带来项目,更能拓宽发展视野
  • 2012年06月18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见习记者 张頔
  上周本报推出“北跨再调查”系列报道后,工业园区应如何引领产业发展再度引发热议。挂牌于济南市化工产业园区的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基地作为北跨的产业重点,一直在为服务科技创新探索。6月15日,4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教授齐聚济南,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进一步发展问诊把脉,出谋划策。
  废塑料能变布料
材料产业前景广

  新兴的工业园区往往在招商上缺乏标准,导致“园区是个筐,什么企业都往里装”的局面。但济南市新材料产业基地2010年挂牌以来,就坚定了科技引导产业聚集的思路,与国家胶体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大学材料学院、山东省科学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产业基地建起的中试车间也将为其服务。而专家们的讨论也是从胶体材料开始的。
  东华大学副校长朱美芳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时,从事的就是胶体材料的研究。“要跳出材料看材料。”她认为济南新材料产业基地不要被发展材料所限制,而是要综合发展。朱美芳在胶体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纳米技术,取得了纳米设计合成和纤维塑料方向的应用突破。东华大学的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成为国内该领域的权威。
  “东华大学有兴趣与济南新材料基地合作。”朱美芳说,如今材料科学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在研究取得不断进展的同时,如何进行技术转化就成了高校关心的问题。而产业基地的平台恰好可以连接高校科研和企业量产。
  朱美芳介绍说,东华大学和山东早就有过合作,为滨州的一家公司提供过技术支持——将塑料水瓶转化成服装面料。作为项目的技术负责人,朱美芳也经常去滨州指导企业工作。一个科研项目就能带活一家企业的发展,而科研机构落户园区,带去的不仅是具体的科研项目,更能拓宽园区的发展视野。
实验室开“分店”
扶持资金有的放矢

  “国家重点实验室可以在园区里以公司的形式落地。”上海交通大学金属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胡文彬为产业基地吸引重点实验室入驻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胡文彬介绍说,以往863项目的申报主体基本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但目前的政策更支持企业作为申报主体。以新材料产业基地为例,如果国家重点实验室有意进驻,可以通过实验室注册公司,带着科研项目落户园区。这样一来在手续的办理上比较便捷,二来有利于以公司身份申请863项目的国家支持。
  “高科技公司的起步离不开政府的扶持,对园区来讲,‘实验室分店’的模式能达到风险和效率上的平衡。”中国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教授级高工苏航举了江苏省的例子——企业中必须有科研机构人员的实质参与才能申请园区孵化的种种优惠。
  苏航解释说,这种规定首先能保证科研企业获得必要的资金支持,而另一方面,科研机构的参与人员形成了一种无形的担保。“有些民企的科研实力有限,园区投入的资金支持往往打了水漂;但这些有科研机构背景的公司,对资金的利用肯定会更有效率。”
眼光别老盯着外面
不能忘了本地优势

  苏航认为,产业基地的发展应该有近期远期不同阶段的规划。新材料产业基地成立之初,依托的是化工产业园区,起步阶段也离不开化工产业的支持。但在发展中,除了吸引全国范围内科研机构的关注外,本地已成规模的产业也要“为我所用”。
  “本地成熟企业的引入能给园区最直接的支持。”苏航说,一个科研项目从实验室研发到中试车间检验,再到批量生产,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园区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之后,可能才会见到成效。而把本地企业有关材料的一些成熟项目直接引入园区,在短期内就能见到成效。
  “在钢铁材料这一点上,济南应该利用好济钢的产业优势。”苏航说,据他所知,济钢前一段时间上线了一条复合钢板生产线,生产出的产品应用广、附加值也高。新材料产业基地可以利用自己科研孵化的优势,把济钢的这项工业技术发挥出更大的成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