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诗人:
一首诗叩开名校大门
  • 2012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更多
本报记者 李晓闻 本报通讯员 魏玉姬
  高三时,放弃北外的保送机会,只因不是心仪的中文系;大学时,怀揣考研梦昼夜苦读,最爱酒酣夜半时创作;考研前夕,带着诗歌作品只身“闯”北大,却遭冷遇;去年11月,凭着一首诗歌,叩开北师大文学院的大门……他就是青大2008级中文系的学生李壮,当得知他保送北师大的消息时,他的老师们只是感叹了一句——水到渠成。
小“才子”最爱酒后深夜创作
  在老师同学眼中,李壮是名副其实的“才子”。的确,只要灵感一来,不管诗歌还是散文,李壮都可以一挥而就,写作似乎从来不会花费他太多时间,但在下笔之前,他却需要很长时间去酝酿。酝酿的过程,就是一边漫无目的地溜达,一边任思绪驰骋,常常是想一些与作品无关的事情。
  李壮最爱的创作时间多是在酒酣夜半之时。溜达完了,回宿舍喝点酒,酒至半酣时,关灯,上床,打开电脑,一气呵成。写完大约是凌晨两三点钟,李壮往往要看会儿球赛,天蒙蒙亮时,趁着意犹未尽写两首小诗,然后躺下睡去。
  不过,“才子”既不是书呆子,也不古板高傲。热爱生活的他,吃完饭总是习惯带些饭菜给流浪猫,青大校园里的猫几乎都认识他。他更喜欢踢足球,大汗淋漓之后躺在草坪上听大地的脉搏,看远处斜立的房子和人……
  “他能出口成章,诗写得非常棒,说实话,一开始我以为他是装的。”与李壮一起在社团共事多年的同年级学生初晓芳说,大一刚来时,李壮就被“惊为神人”,不仅专业成绩突出,文笔也好到令人不敢相信。
  短短大学四年,李壮在《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诗歌、散文等作品40余篇,还整理出了几本作品集。“李壮创造了青大文学院的一个奇迹,但这个奇迹归根于他自身的努力。”青大文学院老师翟景运如是说。“从我进入青大第一天,到我离开青大的那一天,青大的每一期校刊、院刊上都有我的作品。”李壮笑着说。

为学中文,放弃名校保送机会
  今年9月,李壮将以推免生身份就读北师大文学院,这让其他需要经过笔试、复试考研的同学着实羡慕,但为了学中文、读研,李壮也算得上是“破釜沉舟”了。
  李壮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从小就对文字有特殊的喜爱,从小学三年级起,作文就经常被当做范文贴在教室的墙上,“我喜欢老师在班里朗读自己作文的感觉。”11岁那年,李壮开始在报刊上发表文章,他对文学世界的向往也越发强烈。上了初中,李壮开始尝试写诗,笔尖下长长短短的诗句虽然稚嫩,却十分认真。高中以后,李壮开始有了清晰的目标,他决定,上了大学要选择中文专业。
  那时,在青岛2中读高三的李壮曾有机会被保送到北京外国语大学,但他几乎没有犹豫就放弃了。他的理由很简单:保送的是葡萄牙语专业,而不是他最心仪的中文专业。李壮的梦想,是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
  “但是高考第一天,我就知道没戏了。”李壮说,高考第一天发挥有些失常,他一下子意识到自己的北大梦破灭了。而就是在当天,他暗暗立下另一个目标——四年之后要考取北大的文学研究生。
怀揣文学梦,进入青大中文系
  李壮带着“北大梦”走进了青大中文系,从踏进大学校门的第一天起,他就成了“考研狂人”。军训期间没有开课,白天训练完,到了晚上,男生们就聚到一起打牌、到网吧打游戏,而李壮在军训之余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泡图书馆。
  起初,图书馆的藏书让李壮看得眼花。他于是决定,从世界文学泰斗们的著作开始翻起。中文系许多高年级学生都不知道的法国象征派诗歌先驱波德莱尔,李壮在迈进大学校门第一天时就开始研读了,而且一下子借了波德莱尔诗集的三个译本。“那个时候完全看不懂,但是看不懂也得看。”考研的压力和梦想的动力驱使着李壮,硬着头皮琢磨那些看上去很晦涩的诗句,一首诗,他常常要读上好多天才能理解。
  图书馆晚上9点多就关门这一规定,不知道让李壮骂了多少次。李壮常常是读书读得意犹未尽,就被急着清扫卫生的管理人员赶出来了。自己设定的考研目标让李壮感觉压力非常大,每天晚上图书馆关门以后,他往往会先出去溜达一圈,买点吃的,散散心再回宿舍。
  大学生活就这么开始了,泡图书馆、发表稿件、听学术讲座、逛书城、抓住一切机会和老师做学术讨论……如果同学、老师有事找李壮,几乎所有人都会告诉你:肯定在图书馆呢。

带着作品集 独自“闯”北大
  与大多数考研学子不一样,李壮的考研之路,并不是一直埋在书本里。去年3月,李壮带上自己的作品集,只身前往北大“踩点”。他想亲身感受一下北大的学术氛围,当然,了解这里的老师、认识一些可以给他指点迷津的师哥师姐是他此行最直接的目的。
  不过,为期一周的北大之行让李壮稍稍有些失望。一天,他去听世界文学研究所里一位老教授的课,课上这位教授与李壮有不少眼神交流,但是下课后当李壮上去介绍自己是想考北大研究生的外校学生,并且把作品集送给教授时,这位教授却不怎么热情。李壮说:“当时感觉信心比较受挫,我在青大从来都是教授最喜欢的学生,一下子遇到这种待遇的确很不适应。”
  李壮没有知难而退,第二天是孔庆东教授的课。一下课李壮就努力挤到了前面,和孔庆东进行了交流,并把作品集送了他一份。而李壮回到青岛后才得知,孔庆东在3月28日的一篇《文学不能脱离人民》博文中提到了他,“3月23日,……下午讲完了鲁迅,几位外地学生塞给我他们自印的作品,有肖俊强写的《静静的守望者》,青岛大学李壮‘请醉侠师斧正’的一组新诗,……写得都很有潜力,但是我不想过分鼓励这些学生,担心他们忽略了实际的生存。”
巧遇伯乐, 名校相中学生诗人
  在北大吃了闭门羹后回校,幸运的是李壮很快就遇到了自己的伯乐。当时正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柠教授来青岛大学作专场讲座,在提问环节,李壮抓住提问的机会和张柠探讨了一个诗歌方面的专业问题,讲座结束后,他将自己的诗集和作品册送给了张柠。连李壮自己也没想到,第二天晚上,李壮接到一位老师的电话,老师告诉李壮,张柠想见见他。
  原来就在讲座结束的当天晚上,张柠睡觉前随手翻了一下李壮的那本作品集,当时放在第一首的是《冬天的定义》,这位眼光独到的教授说,看完第一首就不用再往下看了,她知道这个孩子是能写好诗的,并有意收李壮为徒。在张柠的鼓励下,李壮开始为保送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做准备。李壮后来说:“遇见张柠教授,是一种缘分。”
  按照规定,北京师范大学接收推免生要求211工程院校生源,而青岛大学并不在211工程院校之列。不过,事情的结果远比想象中的要圆满,去年10月,李壮竟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破格保送录取。
  李壮说,他不会放弃写诗的梦想,正如他在一首《以梦为马》的诗中所写——“物竞天择,梦想在生活面前的确是奢侈品,但人间应该有一点理想主义的高惠使之平凡却高于平庸。而我们,不妨如堂吉诃德那样——远行,并以梦为马,看地下的风景,吃土里的粮食,却终于保留了一点天国的梦。”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