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街头分类垃圾箱成摆设
枣庄目前没分类回收垃圾的能力本报记者李淼袁沛民
  • 2012年06月2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更多
  21日,记者调查发现,枣庄街头设置着不少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使用率却非常低,大多数分类回收垃圾箱被当成了普通垃圾箱使用。而在今年的省两会上,“垃圾分类”成为热门话题,但是记者了解到,目前,枣庄还没有垃圾分类处理的能力。
分类垃圾箱其实不分类
  21日,记者在市中区青檀路、龙头路等主要路段都见到了写有“可回收物”与“其他垃圾”字样的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记者发现,没有一个垃圾箱中的垃圾被分类放置,而且很多分类回收的垃圾箱被损坏。
  在青檀路,记者看到,每隔几百米就会设置一个分类回收垃圾箱,但是里面什么样的垃圾都有,并没有按照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别开来。在一个垃圾箱内,标识着“可回收物”的垃圾桶中有西瓜皮等不可回收垃圾,而在“其他垃圾”标识的垃圾桶中也有像矿泉水瓶之类的可回收物。记者顺着青檀路观察了多个分类回收垃圾箱,竟然没有一个按要求扔垃圾的。
  而在龙头路上,不少分类回收垃圾箱遭到了损坏,虽然垃圾箱外标识了垃圾的分类,但是垃圾箱里面分类回收的垃圾桶却不知去了哪里,所有的垃圾都扔在了一起,而在垃圾箱外面,还被市民扔了西瓜皮。此外,记者调查发现,被损坏的分类回收垃圾箱并不在少数。

拾荒者成垃圾分类主力军
  21日中午,一位市民正在往龙头路上的分类垃圾箱里倒垃圾,记者看到,他将垃圾都装在一个黑色的塑料袋中,直接扔了进去。
  这位市民告诉记者,他从来没有对垃圾进行分类过。“在家都是往垃圾桶上套个袋子,什么垃圾都往里面扔,满了就拿出来倒了,真的没对垃圾分类过,没有这种习惯。”而另一位市民则表示,一般不会特别留意分类垃圾箱,有了垃圾直接就投进随便一个箱内,多数时间不会特意停下来看分类垃圾箱上的文字解释。
  而在青檀路上,记者碰巧遇见了一位拾荒者,他正从垃圾箱里找像矿泉水瓶等可以卖钱的东西,这位拾荒者告诉记者,他家里的条件不太好,因此在路上遇见矿泉水瓶等可以卖钱的就捡回家去,他已经这样做了好多年了,虽然分类回收垃圾箱也安置了很久了,但是并没有见有分开扔的市民。“像矿泉水瓶等扔在不可回收一类的很多,可回收垃圾桶内也没有什么可以再利用的,我们这些拾垃圾的倒是帮忙分类了。”他笑着说。

分类回收垃圾 枣庄目前没能力
  随后,记者咨询了枣庄市环卫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他告诉记者,由于各种原因,目前枣庄市还没有能力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枣庄市内街道上的分类回收的并不是垃圾箱,而是叫做果品箱。由于涉及到一些原因,目前枣庄还做不到垃圾的分类回收,而在主干道设有专门的保洁人员和垃圾箱,在小区内则设有垃圾池、垃圾收集房等,目前对垃圾是进行的袋装化收集。
  既然没有能力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为什么还要安置这样的果品箱呢?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果品箱都是这样的,因此虽然没有能力进行分类回收,但是只能购买这样的果品箱。“省厅要求五年计划内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做到垃圾的分类回收,我们也会继续努力,但是分类回收垃圾不能只依靠环卫部门,还需要其他部门的支持,此外,市民自我素质和行为能力的提升是最重要的一部分。”这位工作人员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