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学女校长“三问”新课改
  • 2012年06月2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尹秀霞,全国优秀教师。2011年接任德州三中校长。同年5月,获德州市五一劳动奖章;今年,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杜郎口中学、江苏洋思中学、启东中学近些年声名远播,这三所学校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脱颖而出,成功树立典范,一时间全国各大中小学的目光迅速聚焦并开始效仿。德州市第三中学也不例外,校长尹秀霞亲赴名校,取经学习,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中。一年后,她将经验向全校推广,成功迈出了三中课堂教学改革的坚实步伐,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我自接任学校工作以来,就感到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了肩上。”尹秀霞说,尽管三中是一个有着50多年历史的老校,但由于种种原因,原来社会声誉不是很好,生源基础差。有些教师虽然自身素质不错,但因年龄偏大,教学观念传统,缺乏工作的激情,再加上没有明确的目标致使成绩出不来,自身的价值长期得不到社会的承认,工作处于应付状态。
  “学生的现状又如何呢?”尹秀霞直言不讳,教科室朱主任曾在一篇题为《可怕的木相》的博文里写道:“课堂上学生的种种‘木’相真让人触目惊心:老师在讲台上大声讲着课,学生在下面有睡觉的、玩手机的、看小说的、玩玩具的、小声说话的、画着玩的……老师一提问,学生满脸的漠然。难道我们的课堂上竟没有几处‘打斗’的情节,让学生终生难忘吗?”
  面对这样的场景,不下决心进行改革是不行的。尹秀霞在这之前已在课堂实践新的教学模式一年多,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这更加坚定了她课改的信心,于是在去年的九月份她拉开课改大幕。
课改改什么? “学”比“教”重要
  一提到课改,有的老师第一反应是“瞎折腾啥呀,我都教了十几年了,教材倒背如流,讲起来头头是道。”那么,课改到底改什么?如何改?带着这些问题,尹秀霞带着老师们参观了几所全国名校,最后确定了课改方案。
  新课程改革有一个口号就是“师生共同成长”,教师应该以科学、民主、平等的态度与学生建立共同前进的师生关系。有人说“课改就是改思想,就是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并围绕‘学’重建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是带着新的理念走进课堂,营造课堂的氛围,推动课堂的进展。虽然在课堂中没有严格规定教师讲的时间,但所有教师的“教”一定是在学生“学”之后的“教”。而且只教学生不会的,不懂的,只有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尹秀霞考察后,制定出了“目标导学,质疑探究,当堂反馈”的教学模式。即上课开始,先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他知道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其次让学生在目标的引领下,在老师的指导下,在时间的限定下,按照老师的要求紧张地进行自主学习。之后,学生对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可提出质疑,由其他同学或小组合作帮助共同探究得出答案。对于学生多次交流、探讨后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教师才要给予讲解。最后老师还要进行规律性总结和当堂测验。
课改成效如何? 学生学会了如何学习
  “经过努力,课堂上我们所期待的‘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的现象已经出现。”尹秀霞说,讲堂变学堂,课堂成舞台,老师是导演,学生是主角,学生在民主、平等、合作、竞争的氛围中紧张、愉悦、互帮、兴奋地展示自我,体验成功。同时对一节课的评价,也做到了从“重教”转向了“重学”,从重“形式”转向了重“效果”。从主要评教师怎样教(教态、语言、板书、现代化教学手段等),转向到重点评学生怎样学,看学生是否紧张地动脑、动口、动手。因此尹秀霞把“学生是否学得紧张”作为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检测时老师们首先想到的是先提问“学困生”或让“学困生”上台板演,让他们最大限度地暴露出问题,以作为学生探究和教师讲解的内容。
  校园的氛围在变,整个校园呈现了蓬蓬勃勃的气象;孩子们的成绩在变,整体成绩大幅度地提高……       (贺莹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