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又到干旱时,但愿不再限时供水
  • 2012年06月2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 石平

  近期以来,老百姓都眼巴巴盼望老天下雨,眼看着南方街道发洪水,北方也普降甘霖,就是黄淮一带高温持续不断,收完麦子后,夏种无法进行。由于近期有效降雨不足,枣庄市的受旱面积达到145万亩,其中滕州和山亭旱情严重,峄城和薛城出现轻度旱情。
  此次旱情不禁让人联想起去年早些时候,或者更准确的说,自前年入秋后,枣庄无有效降雨,部分麦田因干旱出现缺苗断垄、次生根发育不全等现象,严重的田块甚至出现干枯死苗,部分人畜饮水出现临时性困难。直到去年7月19日凌晨开始迎来降水,再到20日中午12时,全市过程降水量为50.5毫米。这次降水过程结束后,全市旱情基本得到解除。前后3个季度持续干旱,创下了100年一遇干旱记录。许多人至今想起仍然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枣庄市城市供水服务人口是123.87万人,日供水能力约92.17万吨,去年干旱期间,实际供水能力只有30.6万吨/日,缺口很大。市中区被迫于去年4月中旬实施限时供水,枣庄首次出现了限时供水。稍高一点楼层水压不够、供水也遇到困难。伴随着去年7月下旬的几场大雨,地下水水位明显回升,取水量增大,枣庄市于去年8月30日取消中心城区限时供水措施。4个半月的限时供水在枣庄从未有过。但还是发生了。
  历史往往有很多惊人相似的场景不断重演,历史的教训多多回顾能让人长记性。枣庄人引以自豪之处当然包括这方水土是富水区。然而,就是这么一方富水区连续两年由于大旱,造成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发生巨大困难。从辩证的角度看,一方面富水区有富水区的自然优势,但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地下水的过度开采,谁也不敢说今年的干旱何时解除。另一方面富水区的人由于富水也养成了大手大脚浪费水资源的坏毛病。这些浪费水资源的习惯在许多人的行为中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发生着。
  本文收尾之际,看到一则枣庄市供水总公司敬告,称因持续干旱,各水源地水位下降过快等原因,提醒广大居民,家中做好蓄水准备,以免给生活造成不便;同时,提醒节约用水。在笔者在文中通过对这两年的干旱事实前后对比,并特别收录枣庄市供水总公司的敬告,目的只有一个——由衷地想让枣庄人认识到水资源是如此的稀缺宝贵,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更不能躺在富水区的优越中随意挥霍用水,从而用水时手下留情,减少浪费,这是文明的行为,也是高素质的体现,如此则善莫大焉。唯愿枣庄百年一遇的干旱不再,唯愿枣庄限时供水不再,唯愿甘霖早日普降枣庄大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