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暑期将至,莫让溺水悲剧重演
  • 2012年06月29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评论员 王传胜

  下周,全市初中、小学就要放暑假了,按理说,暑假该是孩子们最快乐的日子,然而,每年暑假都有不少孩子溺亡的消息见诸媒体,令人悲痛的同时,也不得不思考,如何为孩子们织就一张安全网。
  6月9日,莱芜市7名初三学生结伴游泳时溺水身亡。当天,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桃洪镇文昌村5名小学生溺亡,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方台镇7名学生在松花江边游玩时,4人溺水身亡。同一天竟有16名学生溺亡。入夏以来,聊城市也发生了好几起学生溺亡事件。
  谁也不知道,这个夏天还会有多少年轻的生命因水而逝。数据显示,全国平均每年有近3万儿童和学生死于溺水。我国每年因溺水意外死亡的人数仅次于交通事故。
  夏季溺水事故,有几个典型的特点,一是溺水死亡者以中小学生和幼儿居多;二是农村孩子明显多于城市孩子,发生在城市的溺水事故也以外来务工子弟居多。出现这种情况,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农村孩子的安全教育明显不足,二是农村孩子的夏泳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说白了,两者其实都是公共资源分布不均的表现。
  频繁的学生溺水事故,不能总怨大水无情,也不能总怨孩子们不听话,总是背着家长、老师“私自行动”。这一起起悲剧事件,让我们看到对农村教育投入的“欠账”,也看到了孩子们急救知识、基本求生技能的匮乏。意外往往无法避免,可怎样能让孩子们在溺水的瞬间,获得最大程度的救助?
  要阻止溺水悲剧继续发生,一要改变那种“注意安全”式的纸上安全教育模式,二要积极满足孩子们的夏泳需求。在农村地区,即使没条件兴建游泳场,也可以找一块安全的水域,由政府部门出钱聘请教练员和安全员,让孩子们过一个可以安全嬉水的夏天。
  关键是我们不能无动于衷。遏制“夏天的悲剧”刻不容缓,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需要共同参与,尽最大努力织出一张安全网。
  笔者建议把溺水死亡事故纳入政府考核,实行问责制度,以调动各级政府的积极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