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悼巨星陨落叹德艺双馨
回眸“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
  • 2012年06月30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陈强、张瑞芳两位老艺术家的离去,也让我们提起了一个早已远离时代的名词:“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新中国成立后,当时的苏联电影风靡全国,苏联影星被人追捧。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部于1962年评选出了“新中国22大电影明星”,他们的照片被统一制作,挂在全国的电影院里。他们是崔嵬、谢添、赵丹、张平、于洋、于蓝、谢芳、陈强、孙道临、白杨、张瑞芳、秦怡、上官云珠、王丹凤、祝希娟、李亚林、庞学勤、张圆、金迪、王心刚、田华、王晓棠。随着陈强、张瑞芳的离去,“22大明星”还有11人健在。老艺术家的离世,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巨星陨落,更感叹他们留给我们的瑰宝。
  工作>>
关键时刻从不掉链子

  伴随一颗颗巨星陨落,展望当今娱乐圈,舞台上挥洒才艺,生活中不为名利的演员似乎不多了,能冠以“德艺双馨”这个形容词的明星恐怕也越来越少。 
  《飞越老人院》是一部讲述一帮不甘于平淡生活的老人的故事的影片,影片邀请贾凤林、江化霖、管宗祥、刘江、田华、许还山、牛犇、吴天明、李滨、唐左辉等著名的老艺术家,其中年纪最长者黄素影已93岁。28日,该片导演张扬接受本报采访时透露,老艺术家对电影的热爱让他深受感动,“筹拍前,江平老师帮我组了个局,请了二三十位老艺术家一起吃饭,我就说了自己想要拍一个老人题材的电影,他们都是曾经的大明星,到了今天多拍一部少拍一部电影,对他们来说其实影响不大。话一说完,黄素影老师第一个举手了。”黄素影在电影宣传时说:“虽然演了个没名没姓的老人,但活得很开心。”而陈强原本也要参与电影拍摄,但身体状况无法支持,只能让同是演员的女婿张山参演,完成心愿。张扬说:“即便都是‘老小孩’了,但关键时刻他们从来不掉链子,内蒙古片场气温很低,昼夜都刮大风,需要军用棉衣才能保暖,可老演员们每天早上五六点进组,直到太阳落山才收工,他们对拍摄电影的热情是现在许多年轻演员无法比的。” 
境界>>
名利不在第一位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石川接受采访时说:“现在应当客观看待‘22大电影明星’,当时所选演员以塑造工农兵形象为主,但也遮蔽了许多有所成就的演员,比如石挥、蓝马等。”无论是否入选“22大”,老艺术家们都绝对服从艺术,不把名和利放在第一位。 
  《飞越老人院》中扮演老人院院长的颜丙燕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艺术家拍戏时都是一丝不苟的,“这个组非常祥和,每位老师都很谦卑,生活中,他们都是老朋友了,有一场许还山和吴天明老师在车上的戏,天津闹市开车的许老师本来就紧张,导演让他在一个路口停,结果他停早了,车上的吴老师马上指责他说:‘你怎么回事!听不听得到导演说什么,能不能理解导演的意图?’然后许老师开始辩解,最后生气了抓起帽子就打吴老师的头,他俩吵得特别认真你知道吗?我们在车上全笑疯了,没一个人去拉架,但从这点就能看出老艺术家对自己要求的严格。” 
为人>>
谦虚低调

  “讲戏德,不抢戏,不压别人戏。”如今的演员都争先恐后想要一鸣惊人,但老艺术家们却很讲分寸,知进退,如同他们在生活中一样。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回忆陈强老人时说:“二十年前,陈老骑自行车找到我家。老式楼房没有电梯他生生走了六层楼,希望我在他的电影中演一个配角。我不在家,父母在惊喜感动之余,知道我没有演戏的意愿和能力就婉拒了。事后我很过意不去,我当时是刚出道的小字辈,以他的身份完全不需要自己出马!而他对电影的热诚执著可见一斑。陈老,我们爱您!”
  《知音》中蔡锷的扮演者王心刚担任八一厂业务副厂长时,虽然是少将军衔,但除了开会,他很少用专门配备给他的轿车,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