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五到十年音乐将不分彼此
  • 2012年07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记者 邱祎
  在华语流行音乐史上,香港注定是一个无法被忽视的圣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人皆唯港曲马首是瞻。近年来,香港流行音乐失去了原来的优势和霸主地位,日夜运转的流水线产品越来越不尽如人意。如今,香港流行乐坛也步电影后尘,北上寻求突破。不少香港音乐人和歌手到内地寻求发展,人才的流失也倒逼香港的唱片公司三大巨头东亚唱片、英皇唱片、金牌大风纷纷进军内地,北上寻求音乐人才。
困境>> 四大天王之后乏善可陈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香港流行音乐最灿烂辉煌的黄金时期,香港CASH(作曲家及填词人协会)的数据显示,1979年到1989年,10年期间,香港音乐创作人的人数从91人攀升至851人,增长近9倍。当时的香港,每年有120-130张唱片面世,平均每三天就有一张新碟推出。
  强大的香港乐坛在经历20年的巅峰后,近10年来呈现难掩的颓势。虽然陈奕迅,李克勤、林夕、黄伟文等歌手和填词人在亚洲地区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林夕、黄伟文等少数人的才华掩饰不了香港音乐整体创作水平的下降。
  此外,香港歌手青黄不接的现状也是公认的。自从郑秀文、陈慧琳淡出歌坛以后,香港乐坛基本上没有了在区内有影响力的女歌手。在男歌手方面陈奕迅一枝独秀,刘德华、黎明、郭富城已少见唱歌,加上张学友的半退半隐,使得自四大天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的香港男歌手显得越发声势不济。相比台湾通过星光帮选出来的一批唱将,香港的新生代歌手唱也唱不了跳也跳不了。香港流行乐坛颓势明显。
新人>> 不再“走穴捞金”而是内地生根
  2011年,香港音乐人侧田在红馆一连举行两场演唱会,正式与香港乐坛告别,转往北京发展。侧田告诉记者,他已经搬到北京长住。“以前在香港进行的工作,在北京依然继续,只是搬家了而已。”侧田说,刚来北京时他的普通话说得很差,几乎没法交流,一年多过去了,普通话水平已经提高不少。“现在在香港做音乐很难,整个行业都不景气,内地市场广阔,目前做音乐环境也好,北上是很自然的事。”
  侧田说,在回归的最初几年,由于当时内地娱乐圈特别是乐坛正处于一个低潮,而香港乐坛则仍处于一个巅峰状态,所以这段时间延续了回归前的状态,当时基本上没有香港歌星专门到内地发展,许多人只是来内地“掘金”完了就走,直到2002年后这种状态才有所改变。
  Beyond乐队的成员叶世荣,是最早一批到内地“走穴”的香港歌手之一。2005年,叶世荣就在内地成立经纪人公司以及唱片公司。和叶世荣一样,近些年不少香港音乐人开始赴内地发展,这和以前在内地简单的“走穴”不同,这些音乐人将创作和事业的重心全部转移到内地,在内地生根。
  今时今日,内地音乐市场发展日渐蓬勃,和侧田、叶世荣一样,越来越多普通话不太流利的香港歌手想要“北上”分一杯羹。东亚唱片旗下的何韵诗2010年推出的首张国语大碟《无名诗》在内地一鸣惊人,也鼓励了不少正犹豫不决是否进军内地的音乐人。今年,东亚旗下三位“创作系”歌手王菀之、蓝奕邦、卢凯彤均计划推出国语专辑,目标直指内地市场。目前香港本土音乐人北上趋势已经势不可挡。
产业>> 内地新人香港制造
   在香港本土音乐人纷纷北上的情况下,香港多个唱片公司面临更多困境。除了市场萎缩外,还要应对音乐人才不断流失带来的现状。和音乐人一样,目前,香港本土唱片公司,比如东亚、金牌、英皇,都在往内地发展。
  英皇唱片高层吴雨表示,香港多家唱片公司都在想方设法往内地发展,英皇在守住香港这个驻地的同时,也在积极开掘内地市场,已经启动的“英皇新秀歌唱大赛”就非常成功。现在他们还计划和内地的报纸进行合作,在内地发现更多的音乐人才。
  吴雨说,香港唱片公司现在缺乏人才,歌手青黄不接,很多都跑到内地发展了,本土音乐人才匮乏,唱片公司北上发掘新人也是明智之举。虽然现在内地选秀很多,但是香港唱片公司在内地发掘新人依然有很多优势。首先香港几家唱片公司的品牌优势还在,内地选秀发掘出新人后还是要和唱片公司合作去捧,唱片公司直接选新人则更直接,省掉很多中间环节。此外选出的新人可以来香港接受训练,跟容祖儿排舞,跟谢霆锋合作,这个有很大吸引力。
  “早在十几年前,香港和内地乐坛的融合就已经开始,接下来的一两年内,这种聚合效应会体现得更加明显。”内地一名音乐制作人对双方的融合深信不疑,“站在制作人的角度上,更能明显地感受到这一点。”这位制作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很多香港歌手都会向内地的创作人邀歌,因为他们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了内地市场,这种融合对整个华语乐坛的影响不容小觑。”
  不管怎么说,跟以前的闭塞相比,现在香港乐坛与内地的交流已密切了很多。多名业内人士称,不管是香港的歌手还是内地歌手,肯定希望让更多中国的歌迷听到自己的歌、喜欢自己的歌,他们相信再过五到十年,内地和香港的音乐将不分彼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