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高水长共幽远
  • 2012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品读经典 支英琦专栏
  支英琦,生于乡村,长在城市,长期从事报纸新闻工作。曾出版专著《岩石与火焰》、《简单的生活》、《画与话》、《清塘荷韵》等。现为大众报业集团社委委员、高级记者,山东新闻大厦董事长。

  或许,戴进就是要用这样的笔墨,引领我们回溯时间的长河,再次陶醉于北宋山水的深邃幽远。

  入秋的山野,远山近水,一派鸿蒙初开的澄静。
  高耸的主峰,如剑似戟,直插入渺远的天宇。周围的峰峦,逶迤偃伏,似乎在向主峰拱手揖拜。
  近景的石板桥上,三头毛驴正慢慢走来,驴子的后面紧跟着两位行旅者,一人挑担,一人背筐,看他们负重缓行的样子,一定是跋山涉水走过了很远的山路。前面茂树间,有几间茅屋,店家和前面的旅人正在交谈,两三个稚童正围坐嬉戏,一只小狗在院外逡巡。再往远处看,山道上,有人正牵驴上山,有人已挑担下山。山峦连接处,有城郭隐约于山岚间……
  这是明朝戴进的《关山行旅图》。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又号玉泉山人,是“浙派”的开创者。他的家乡钱塘,即南宋都城临安。南宋时,画院极为兴盛,严整工致、盛传不衰的院体画必然对戴进的创作有所影响。戴进的画艺,很早就得到皇室的赏识,宣德年间,他被征召入京。但其高超的绘画技艺,使画院的画工产生了嫉妒之心。于是,他们向皇帝进谗言,使戴进未能成为宫廷画家。不过,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让戴进的作品少了纯粹院体的束缚,而呈现出工整与粗放两种风格,最终成为一代画风的开创者。
  明代的二百余年间,皇室似乎不太喜欢“元四家”孤寂幽淡的画风,而是比较欣赏南宋院体画家的那种严整苍劲的风格。他们大力推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于是,延承李唐画风的“浙派”随之兴起。
  不过,戴进并非完全师法马远、夏圭。就其作品的用笔、用墨以及布局来看,几乎融合了前辈诸多山水画家的精髓。高峻的主山近李唐画法,近处的垒石如郭熙画法,劲直的松干仿刘松年画法,繁密苔点和树丛又取法盛懋。此画的构图布景,自远而近,自下而上,以自然生态体现画面的高远与深远之感。作品气势既雄伟又奇巧,物象既苍茫又润泽,体现出画家力图融南、北山水特色于一体,集阳刚、阴柔之美于一身的追求。
  从戴进的画面上,已经看不出元代画家孤寂幽淡的风格,而是明显具有宋人山水的磅礴苍劲与工致严整。这样的山水,一点也不荒寂萧瑟,而是充满了活泼泼的生活气息。
  这样的山水,是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或许,戴进就是要用这样的笔墨,引领我们回溯时间的长河,再次陶醉于北宋山水的深邃幽远。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