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笔墨随心 妙趣皆生
——刘胜军的艺术人生
  • 2012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姿态,一种风度。刘胜军坚守着“低调做人”的修养与智慧,不喧闹、不矫揉造作、不故作呻吟,故而他笔下的形象能摒弃浮华、追求本真、回归自然。不论是神情各异的老幼妇孺,还是栩栩如生、妙趣横生的老虎,我们都能从中体味到一种中国画的“生动气韵”。

入行>>
人人皆可为我师

  学龄前捏泥人,小学撕本子叠飞机,中学课本上画插图,文革写大字报练字,当兵时在连队黑板报头版发表“作品”……一路走来,刘胜军没有受过专业、系统的艺术教育,但他的认真、执著却让他在艺术之路上一走便是五十年。
  说起师承,刘胜军笑着说:“我十分渴望有老师直接对我言传身教,那样我也算是‘师承于某某大师’,无奈我的画家朋友年龄都比我小,他们对我总是鼓励得多,批评得少。师出无门,无宗无派,全凭和朋友交流,自己体悟、摸索。”刘胜军喜欢和朋友们一块儿画画,他说,一块儿画过画的朋友都是他的老师,有部队的战友,有杂志社、出版社的美术编辑,有美术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有专业画家,单位的同事等等,他们的艺术追求和探索精神不断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
  在艺术圈里,刘胜军和岳海波、李兆虬是相识多年的好友,作为年龄最长的他却十分谦虚地评价三人的关系:“岳海波、李兆虬都是在人物画创作上打拼多年的高手,近年来,他们俩连续创作了多幅重大历史题材作品,在省内乃至全国产生很大影响,由于我们接触较多,从他们身上我学到很多有益的东西,他们扎实严谨的创作态度,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时刻都感染着我,影响着我。不论是题材选择,还是画面整体把握、局部处理,以及笔墨控制等方面,他们俩对我帮助很大。”当问及三人在一起创作时是一种什么状态时,刘胜军回答说:“我们三人无话不说,画面上的某些局部有不同意见自然不避讳,意见尽管提,采纳不采纳,主创说了算,重要的是参与,我非常享受与他们学习、交流的过程。”

钻研>>
画虎之难

  刘胜军在画虎之前画过不少连环画、插图,中外古今、天上地下,各种题材都有所涉猎,没有“忌口”。后来学中国画,朋友推荐画虎时,他便欣然接受,但由于绘画材料、工具的变化,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见成果。“那虎画得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惨不忍睹。刘胜军开始探索“怎样画得像”,这其中无捷径可走,只能通过大量的临摹写生,将虎之形态烂熟于心,对虎的皮色、骨骼、形态要尽可能的深入了解。刘胜军回忆:“有一年冬天,动物园游人稀少,我一个人趴在虎园围栏上端详笼中卧虎,试图记住虎的肢体、斑纹等细节,无意中和老虎的目光相遇,它如果对我不感兴趣完全可以不屑一顾,但它的目光丝毫没有游离,我们默默对视,隔着笼子通过眼神进行心灵的沟通,我从它的眼神里看到的是寂寞、忧郁,并伴随着些许疑惑,它好像要和我进行交流,交流什么呢?多少年来,我一直忘不了那眼神,一直咂摸着那眼神背后的内容和意义……”
  当然,仅仅对老虎外在的、表面的描绘远远不够,要达到精、气、神俱佳,有更多的难关需要攻克。刘胜军认为,老虎最大的特点就是“威”,但并不只是张牙舞爪、凶相毕露,才能表现其“威”。老虎的坐卧奔走、各种形态的生动表达,同样能够展现其威武之势。有时,老虎懒洋洋地趴着,像只温顺的大猫,但不意味着它能容忍你任意挑衅。“人之强悍,强于内心,外表宁静如秋水,言语温文似处子,不与人逞口舌之利,一切都看结果。”虎何尝不是如此呢?采访期间,谈至兴高之际,刘胜军研墨调色,开始画虎,寥寥几笔,一栩栩如生的虎便跃然纸上。
  通过长期艰苦地训练、摸索与感悟,刘胜军画的虎终于得到公众的喜爱和专家的认可,先后出版了几本技法丛书,作品《王者之风》入选“百年百虎国画精品展”,先后在北京、南昌、厦门、广州、宁波、香港等地巡展,还作为中印建交60周年活动内容之一,在印度首都新德里展出。由此可见,选择之后,贵在坚持,不信邪、不放弃,要有点“一根筋”精神,才能有所成就。

探索>>
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变是探索、是尝试,变带来生机,带来希望,当然,变并不一定马上成功,会有失败,但也会有新的成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刘胜军通过画虎熟悉了中国画的笔墨特性,接着,他开始介入人物画创作,探索更大的表现空间,自2006年以来,刘胜军先后有8幅人物画作品入选中国美协举办的重要展览,其中4幅作品获奖。可以说,刘胜军画连环画、插图打下的是造型和构图能力的基础,画老虎开始接触中国画,掌握一些国画技法,最终凭着人物画作品取得更大的成功。
  刘胜军认为,绘画中的人物塑造,和好的影视剧导演塑造角色有相似之处,准确定位,本色出演,尽可能走进人物内心。像沂蒙人物系列,那是刘胜军多次去临沂采风后创作完成的,面对当代色彩斑斓的大环境,老区人仍过着勤劳简朴的生活,通过与老区人民的接触,他被那里朴实淳厚的民风所感动,回来后一口气画了一个系列: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带他们进出蒙山的老大爷,一杆烟袋,憨厚的笑容,勾勒出山里人的朴实、热情;还有已逾古稀,却仍然勤劳、健谈的老妇等等。刘胜军对人物的塑造,或浓墨重彩,苦涩苍茫,或简约明丽,雅趣甜美,不只局限于对他们外表的描绘,而是融入自己的感受,注重对心灵的刻画,从而使得笔下人物性格鲜明,亲切自然,更似他本人那种与世无争,平和淡然。刘胜军先生在艺术探索之路上从不知疲倦,在自我超越中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刘莹莹)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