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自来水怎样“炼”成
记者走进菏泽市黄河水厂,揭秘饮用水的“前世今生”
  • 2012年07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文/片 本报记者 李贺

为啥水厂设了一关又一关?
  水厂是菏泽的“生命工程”,事关市民饮水大事。为了防止有人投毒破坏,安保措施十分严格。
  菏泽市黄河水厂的大门可不是什么人都能随便进的。不但如此,水厂内还有紫外线防护,如果有人偷偷潜入水厂,立马就会被发现。
  据了解,如果想进入水厂,必须严格执行来客登记制度、会客单签字制度,确需入内的,要求如实填写会客单,由被访人到门口签字领入,出门由被访人送出。外来车辆是一律不准进入厂区的。
  不仅大门口管理严格,连水厂外围的墙壁也不简单,围墙上安装了一层三道紫外线设备,在围墙上面有三道看不见的紫外线,如果有人翻墙进入厂区,就会触发紫外线设施,立马报警。“这只是第一层,在生产水的厂区还有一层紫外线,这叫做周界报警。”水厂经理王经杰指着一个高约一米的紫外线设备说。
  公安部门还在黄河水厂、水库、沉沙池设立了警务室,明确了正式公安干警,专门负责安保管理。王经杰指着地上的一块铁板说:“这个井盖下面是处理中的自来水,公安部门对它进行了改装加锁,防止有人投毒”
  黄河水厂不但有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电子巡更系统等安全防护设施,水厂还组织了10人的夜巡队,配备橡皮棍、强光灯等设备,实行夜间两班巡逻。另外,水厂门口和隐蔽部位还饲养了犬类,利用犬类预警。
原水变饮用水,得做“面膜”,所用石英砂比大米还贵
  水厂生产车间属于“流水线”。水在一个接一个的大水池里流动着,各种工艺流程全自动化,只听见哗哗的水声和机器噪音,车间里不见一个工人。据了解,水厂内共有50余人,他们却供应着城区40万人的饮用水。
  只见水从西城雷泽湖水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水厂,我们称之为“原水”,首先加氯、投加助凝剂随原水进入高约两层楼的方形配水井,使水中聚集起来的固体悬浮物迅速沉降。
  从配水井出来后再加入絮凝剂,使一些不易脱离的粒子或颗粒分离出来,然后在经过一个18米宽、132米长的平流沉淀池,记者见到在平流沉沙池内的水流速非常慢。“在这里通过降低水流速度进行沉淀。”王经杰说。
  接下来,水进入一个大的“车间”,这里有一个又一个大池子,池子的下面是一些沙子。“这种沙子叫做石英砂,均匀而细腻。是专门从厦门运来的,经过处理非常卫生,细得几乎可以做面膜,可价格不菲,每斤卖得比大米还要贵。”王经杰笑着说,这可算得上是对水的深度处理的“秘密武器”了,石英砂细小而且光滑耐磨,可以过滤掉水中一些肉眼也看不到的微小颗粒。
  “经过装有石英砂的V型滤池过滤后,水就已经十分清洁了,通过加氯存入清水池。”王经杰指着自来水厂区内的一片草地说。可是清水池在哪呢?记者不禁问到。“就在这些草地下70公分处,有两个万方水池。”王经杰说,在底下储存不易污染和破坏,最后城区用水就可以调配后将根据需求经送水泵房把清水池内的水送往城市自来水管网,送往千家万户。
  走在厂区和车间,很少见到工厂的员工,王经杰告诉记者,净水厂自动化程度很高,很多是进口设备,设定好了数据它自己就可运行,所以员工是很少的。
9项日测、42项月测,还有小鱼试水
  在办公区的化验室内,记者看到有七八间房屋内放着各种检测设备。“这些设备可价值不菲,许多是进口设备,价值400余万元,设备先进程度和检测水平在全省都是一流的。”侯凤华介绍。
  自来水经过处理后安全吗?这是每位市民最关心的事。“这个完全可以放心,我们对水库出库水、城区管网末梢水每天检测一次,水厂出厂水每天检测两次。”自来水厂化验室主任侯凤华说,除了在沉淀池、滤池和出厂水处均设有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外,检测中心对净水厂的原水、出厂水、城区管网水水质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共设置了40余个水质监测点定期检测。
  “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对原水、出厂水及工艺过程水的水质监测和实验室水处理试验。其中包括细菌总数、浑浊度等9项日测项,还有42项月测项。简单地说我们的职责就是自来水生产的眼睛。”侯凤华介绍。2010年在黄河丰水期和枯水期期间,分两次经国家供排水监测网济南监测站对出厂水进行检测,水质均符合新的《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的106项指标,水质综合合格率99.98%。
  “这是一项细致活儿,要有耐心,急不得。无论哪一个环节,侯凤华都聚精会神、一丝不苟,她说:“任何一项指标出现误差,都有可能给市民健康带来危害,所以必须负起责任,万分小心。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市民负责。”
  除了化学检测,还有生物检测,水厂会饲养一些对有毒元素反应灵敏的鱼类,随时监测自来水是否安全。“水厂生产出来的一小股水直接流过鱼缸,小鱼在市民喝上自来水前先行品尝。我们每天都会注意观察,一旦金鱼发生异常状况或者死亡,我们将立即调查水的问题”。侯凤华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水厂自行检测水质,卫生部门也定期从供水末端采样检测。尽可能做到“万无一失”。
  “我们家里的自来水总是有一些氯味是怎么回事?安全吗?”不少市民曾提出这样的问题。
  “这是正常现象。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明确要求自来水管网末梢水中必须有一定量的二氧化氯余量存在,以防止管网二次污染。这就是说,在标准范围内的二氧化氯余量,对人体健康是没有影响的。”侯凤华解释说。
中控室是供水“大脑”,负责检测几十里外的供水管网
  中控室堪称是市区供水的中枢神经,不但通过摄像头等设备监测着厂区的安全,也对市区供水管网进行监控,以确保城区供水管网的压力均衡。
  在中控室内,有十余台电脑和显示器,上面显示着各式各样的图表,数据每隔一定时间就更新一次。王经杰解释,简单地说他们的工作就是“供给平衡”。“自来水是流动的,不能长时间大量储存,而那一头市民用水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不可准确预测的,这就需要合理调配,让居民任何时候拧开龙头都有水,还要确保供水管网压力不至于过大而导致管线破裂。”
  “城区供水管网破裂在这里也能检测到。”王经杰指着一台电脑说,“你看这个像心跳图一样的曲线,在这里突然高涨,就是昨天下午城区这条道路上施工挖断了供水管网,自来水大量流出检测到的数据。”
  据了解,老城区供水管网老化,仍有约20公里还是上世纪70年代的管网。供水漏失率24%,其中包括绿化、消防用水,还有因管网老化而流失的自来水。“因野蛮施工,挖断供水管网的事情也经常发生,白花花的自来水都浪费掉了。”菏泽市自来水公司经理杨立孔说。
  由于城区仍有相当一部分市民使用自备井,计划日处理15万吨水的自来水厂现在每天只能供应6万吨,有些设备都没能完全利用起来。不过随着市民逐渐了解到自来水才是相比最安全的饮用水,城区自备井的数量会逐渐减少,使用自来水的人就会越来越多。
你不知道的 关于水的事 本报记者 李贺
  打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便源源不断地流出来。你可知道,从远在近百几十里之外的水源地到家中水龙头,这些自来水要经过什么工序,中间有哪些故事,菏泽市自来水厂如何供应着市区40万市民的生活饮用水?
  菏泽市区的自来水来自黄河水,黄河源水从牡丹区刘庄引黄闸引入,黄河旁边建有一座沉沙池,黄河水经过沉淀,让沙子等杂质沉淀下去,让氨、有机物、细菌尽量自然分解。再通过疏水管道抵达西城雷泽湖水库。最后通过出库泵站提压输送至黄河水厂。在这里经过处理,后送往千家万户。
  “水源污染我们不用考虑。”水厂经理王经杰说,上游多个沿黄城市都取黄河水作为城市水源,如果有污染我们就会提前知道。如果黄河水发生了突发性的水污染事件,雷泽湖水库内的水也能够满足市区3个月的正常用水。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菏泽城西的自来水厂,探访供水过程,揭开母亲河从汩汩流淌的河水到洁净自来水的全工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