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电下乡,我买上了便宜电脑”
有了惠民补贴,农民纷纷置办家电
  • 2012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王兴行 聊城茌平信发办事处农民 42岁
  2009年,搭着国家“家电下乡”的快车,我买了一辆摩托车,原价6400元的摩托车只花了5800元。在商场便领到了摩托车最高限额补贴600元钱。2010年春节过后,我又买了一台电脑,只花了2800多元。一是村里买电脑的不少了,二是我平时写作也急需。没想到很快便领到了近500元的补贴款。
  村里不仅是我,其他村民也纷纷趁着家电下乡的政策,购买家电。国家这十几年来对农业的关注和政策倾斜,给农民带来切实的实惠。想想从点煤油灯到用上电灯,之后买电视安电话,再到接宽带装电脑,生活真是一步一层天,有时真感觉像是在做梦。别说太远了,就是在10年前,对现在的一切也是不敢想象啊。看着家里那台日益受冷落的彩电,我不由想起了家里买第一台黑白电视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村子里刚刚通了电,为鼓励村民买电视,乡里和村里分别补助100元,个人只要拿出80元就可以买一台飞跃牌12英寸黑白电视机。我和弟弟出于好奇嚷嚷着看电视,但父亲却没有买。我和弟弟只有晚上到邻居家“借光”看《霍元甲》。
  之后父亲承包了村里的几亩苹果园,外地一家采购站一台14英寸的“昆仑”牌黑白电视抵了苹果款。那天父亲拉着那台电视机回到家时已是快半夜了,我和弟弟兴奋地爬下床,欢呼雀跃了好一阵子。
  在以后的日子里,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的进一步关注和加大投入,我家的生活水平也日渐提高。种棉种粮、种果种菜大搞多种经营;看书订报、科学生产提高生活质量。自行车换了摩托车、老牛车换了三轮农用车、安装电话、买了手机----那台黑白电视机,尽管家里人对它有很深的感情,但也早已于上世纪90年代“下岗”了。如今已经换了一台,又换了一台。
  多彩的生活一步步在农家院里展开。继取消农业税以来,国家的惠农政策很是鼓舞人心:家电下乡、新农保……庄户人家富了,上学不花钱了,看病不愁了,没有后顾之忧了。和谐新农村的全面建设,势必把农民引领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生活快车道上。

山东家电下乡 4年惠民70亿元
  本报讯 据山东省财政厅介绍,山东省家电下乡政策实施4年来,累计销售下乡家电2663万件,直接拉动社会消费644亿元,兑现补贴资金70.68亿元,全省1500万农户受益。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截至2011年11月30日,山东省家电下乡全面结束。据山东省财政厅经济建设处介绍,家电下乡政策实施4年来,山东省按照“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要求,始终把家电下乡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惠农强农、带动工业生产、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取得“农民得实惠、企业得市场、政府得人心、经济得发展”的多重效果,山东省家电下乡各项指标均居全国前列。
  2011年11月30日,“家电下乡”政策收官,作为首批试点的山东省也如期取消了补贴。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热切期盼着刺激消费的新政策出台。  (宗禾)

“民生口述史” 邀您讲“幸福”
  本报讯 十年,一个人该有多大变化;五年,一个人该有多少故事。十年的大格局,从十六大到十七大;十年的微生活,从一个幸福走向更多的幸福。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贯彻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本报开通“民生口述史”栏目,邀您写下十六大特别是十七大以来那些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变化。
  这些年,政策的变化大起来,科技的发展快起来。网络越来越发达,有了博客,有了微博,于是有了更自由、更顺畅的表达;交通越来越发达,有了动车,有了高铁,于是有了朝发夕至的便捷。变化太多太多,我们在其中,我们被影响,我们应该有值得讲述的难忘时刻。
  “民生口述史”投稿邮箱:woxinwen@126.com。投稿时请注明姓名、联系方式等。同时读者还可登录齐鲁晚报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qlwb,腾讯官方微博:http://t.qq.com/qlwbyw留言互动,我们将择优在报纸上刊登。   (本报记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