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废窑坑里“种”出湿地公园
成武县利用水资源,深挖文化资源,将560亩废弃窑坑建成“周自齐湿地公园”
  • 2012年07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还未建好的周自齐湿地公园,美景已初步可见。
  2日,走在成武周自齐湿地公园的环湖小道上,成武县工业园区党委委员、副主任宋涛向记者描绘了他头一天在这里看到的情景:“太阳快落山了,红红的太阳映在湖面上,湖水闪着金光,再衬上微微摆动的芦苇和水面上漂动的浮藻,说不出来的好看。”
  而这“说不出来的好看”的几百亩湖面,曾经是垃圾遍地、蚊蝇肆虐、臭气熏天的废旧坑窑。成武县“自掏腰包”,规划建设了“周自齐湿地公园”。

水美草绿的湿地公园,前身是废旧窑坑
  2日,记者在成武周自齐湿地公园看到,公园虽并未完全竣工,秀美的风景已令人陶醉。据介绍,完全建好后,这里将有喷泉、篮球场、儿童乐园、停车场、雕塑等。
  “公园还没修好,百姓已经把这里当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了,每天一早一晚,到这散步、锻炼身体。”宋涛说。
  然而,几个月前这里还是垃圾遍地、臭气熏天的废旧窑坑。这里原是一片窑厂,2008年根据国家相关规定,窑厂被拆除。但多年烧砖取土已挖成大面积深水坑,水面达240亩,一般水深6米,最深处10多米。废弃窑坑里满是垃圾、砖头,周围群众深受其害。
  窑厂推倒了,窑坑怎么办?废弃了的几百亩水面是否蕴藏了可以深挖的价值?如何改造这片大坑,把成武的水优势发挥出来?
政府“自掏腰包”,变窑坑为公园
  按照惯常的思路,这片地可以走招商引资、土地开发的路子,直接引进开发商,政府不仅不用投资,还可以获得不少收益。但成武县政府最终决定“自掏腰包”,先期拿出5000余万元修建湿地公园,并将这一工程列为县2012年头号项目。
  成武县工业园区党委书记车宪法告诉记者:“有不少开发商找来,想建高级宾馆,但县委县政府的定位是建公园,让周边群众有休闲娱乐场所。如果做高级宾馆,水域的生态价值和民生价值无从体现。”
  为确保湿地公园的品质,当地政府聘请山东建筑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进行设计,五易其稿后于今年年初确定了设计方案,4月份开始工程建设,规划面积560亩,水面320亩。目前公园整体绿化已基本完成,绿化面积96700平方米,生态浮岛、芦苇、水上植物栽植20000平方米,环湖路已完成混凝土铺设,整个公园已颇具雏形。
  据估计,目前公园内栖息有野鸭、水鸟等十几种野生动物。经济效益也随之而来,工业园区整体竞争力提升。
湿地公园利用水资源,深挖文化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湿地公园深挖文化资源,以名人周自齐命名,并在景点设计上充分凸显这一特色。
  周自齐(1871—1923),成武县孙寺镇周郑庄(原属单县)人,活跃于晚晴、民国政坛,并创办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民国初历任山东都督、中国银行总裁、交通总长、陆军总长、盐务署督办等要职。
  在当地政府来看,周自齐和伯乐一样,也是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宝贵文化资源。这座以周自齐命名的公园在景点设置时处处体现这种特色,如公园西南角规划建设一座1700平方米的周自齐纪念馆,公园最大的广场内将竖立一座10米高的周自齐雕塑。
  据了解,近年来,成武县把文化旅游业作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亮点和服务业的主导产业进行培育,加大了文化旅游业的保护、开发和挖掘力度,构建以“文物古迹、生态休闲”为主题的旅游景区。
  “等到通往湖心岛的小桥建好了,这里会更漂亮。”望着眼前的景色,宋涛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