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酷暑下的公交司机
“大蒸笼”里紧握方向盘
  • 2012年07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天气太热,开车的时候直接把毛巾顶在头顶。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见习记者 李晓东
  4日,潍坊的最高气温达到了35℃,闷热的天气下,许多市民都会选择在有空调的室内或者阴凉处避暑,而公交车上,司机们却仍在“大蒸笼”里紧握着方向盘,穿梭在自己熟悉的公交线路上,为方便市民出行默默地挥洒着汗水。
>>防暑要靠扇子、毛巾和开水
  4日上午11点,记者登上一辆56路公交车,很快便感觉到车内的温度明显高于车外,司机唐开顺耐心的等待乘客都站稳后,才将车开动起来。
  记者发现,司机头顶上的小风扇并未打开,“不敢开,直接对着头顶吹,会吹的头疼,肩膀也受不了,实在热了就扇几下扇子,”在路口等红灯的功夫,唐师傅赶忙拿起扇子扇起来,转绿灯前,又放下扇子,挂档松离合。
  从火车站一路到潍坊学院终点站,记者的后背已经让汗全浸湿了,唐师傅一直稳稳坐在驾驶座上,脸上挂满了汗珠,到达终点站之后,唐师傅将车停稳,边擦汗边检查车况,“我们56路一个班跑五圈,每圈差不多要1小时20分钟,跑完一圈可以休息十分钟,然后开始下一圈,”唐师傅告诉记者,他从早上6点多开始开,要到下午3点才换班,夏天的装备就是简单的一杯水、一把扇子、一条毛巾。
  记者注意到,唐师傅不光要负责开车,到站还要为乘客报站。“有的地方噪音大,车上窗户都开着,怕乘客有听不到广播的,就多喊一句,给大家提个醒,加上56路到火车站后会立即开往下一站,很多外地来的朋友不知道的就会坐过站,所以一定要提醒下。”他说。
>>跑一圈衣服湿一遍
  下午1点,记者又坐上一辆环16路公交车,车内温度差不多40℃,除了车辆起步的时候,能从窗外传来一阵凉风,其余的时候,整个车厢就犹如一个大蒸笼,闷热的感觉让人坐立难安,而司机李效山师傅却十分淡定地开着车。
  “环16线路长,中间没有休息时间,而且乘客也特别多,基本我是跑一趟后背和裤腰就全湿一遍,”李师傅一边擦汗一边跟记者说,跑完一圈下车休息,裤子上挂满了像云彩一样的汗渍,等再跑一圈就再被汗打湿一次。有时候太热了,李师傅就直接将擦汗的毛巾叠起来盖在头顶上,“很多司机都这样降温,将毛巾打湿盖在头上,一圈下来,毛巾都干了,出汗多,也不敢多喝水,怕上厕所,都是快到终点才敢喝一点。”李师傅告诉记者,每天下班都要晚上9点多,到家就差不多10点多了,晚上还必须把衣服洗出来,要不然第二天就会全身的汗味。
  据了解,李师傅开环16路已经6年了,他告诉记者,因为环16客流大,比较辛苦,很多年轻的司机受不了,就转到短线上去了,他已经坚持了6年。李师傅跟记者说,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又要赶点,又要拉乘客,再加上天气热,特别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心情特别烦躁的时候,都是立即调整心态。
>>天再热开车也要冷静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公交司机们不管天气有多热,开车的操作都有条不紊。唐开顺师傅说,秘诀就是“心静自然凉”。“任何工作都得有人做,既然选择了服务行业,自己就得调整出一个好的心态,开车的时候心要静,即能把车开稳,自己也能忘记炎热,”唐师傅说,天气热,经常会碰到有乘客上车后对司机发牢骚,嫌等车时间长之类,但是看到乘客心烦气躁的,换位思考一下,也就会跟乘客好好解释,这一点,心态很重要。
  在跟随司机候班时,车队工作人员还为司机师傅们送来了降暑的绿豆汤。“每年夏天都有绿豆汤,在候班时和终点站都会提供,”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这都是车队的福利,每辆车上也放了降暑药、风油精等,以防司机中暑,公司也有一系列的防暑措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