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历城取缔18家废旧塑料加工点,个别业主竟称——
“知道是违法,不干这个干啥?”
  • 2012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违法经营的废旧塑料加工对环境构成威胁。 本报记者 刘红杰 摄
本报记者 刘红杰 通讯员 王鑫
  7月31日,历城区组织了由华山街道办、区环保局、区城管执法局等相关部门组成的140人的执法队伍,对华山办事处境内18家废旧塑料加工点进行了依法取缔。记者跟随执法队伍进行了现场采访,有业主表示,“知道这么做是违法的,但父辈就是干这个的,不干这个干什么?”
  “等你们走了
我再扒出来”

  上午9点左右,记者跟随执法队伍来到华山街道办事处东陈村。东陈村在华山脚下,青翠的芦苇和荷叶在华山脚下轻轻摇动着腰肢煞是好看。只是,遍地的废旧塑料加工点破坏了这一生态美景,腐臭的垃圾味和随处可见的塑料垃圾冲击着人们的感官。
  执法人员先是用推土机将废旧塑料和加工机械推平,然后断电。一位看起来五十岁左右的妇女靠着大树不满地说,“我这都是花钱买来的,你们给我推到土里,等你们走了,我再从土里扒出来。”
  还有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多次更换地点,哭着说,“这里才来了三个月,房租就交了三万,现在房租还没挣出来呢。”记者问她是否知道这样做是违法的,她说,“知道,但父辈都是干这个的,我们又没有文化,不干这个干啥?”
  在华山街道办事处前王村的一处废旧塑料加工点,一位业主对政府的取缔行为十分不理解。“我们又不烧,只是简单加工,不会污染环境。”
  历城区环保局副局长王金森说,“这些废旧塑料加工点什么塑料都收,他们用烧碱和清水进行洗涤,然后加热,再加工成塑料颗粒,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和废气,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水和空气的污染都很大。而且废旧塑料等原料来源也比较复杂,有的甚至装过有毒有害物质,对周围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不停被取缔
不断换地方

  记者注意到,现场很多白色小皮卡上都印着“章丘市白云湖镇”的字样。据了解,这些从事废旧塑料加工的人,大部分来自白云湖镇,章丘市采取执法行动依法取缔之后,他们又转战历城区唐王镇。相关部门在唐王镇多次采取执法专项行动后,不少加工业户又开始逐渐改变生产地点,由唐王镇迁移至华山办事处,逃避打击。
  在东陈村一个违法加工点院外,记者看到,院子中散落着很多废旧塑料,一位业主告诉记者,几天前,院子里的废旧塑料都堆得跟院墙一样高了,后来收到了取缔公告,雇了四五辆车拉走了。
  “都拉回家了,收购的时候2元多一斤呢,当然要卖掉,要是能找到地方,换个地方再干。”当记者强调这是违法时,这位业主也一脸无辜地说,“不干这个,那干啥?”
  不过,问及这个行业的利润时,大多业主都讳莫如深、绝口不提。“一斤能挣三五毛,反正比打工强点。”一位业主说。
  知情人士透露,这些废旧塑料被加工成塑料颗粒,卖给塑料加工厂,有的用来制作塑料袋,甚至是食品用塑料袋,有的用来拉丝做成化纤衣服。“一吨塑料颗粒售价几千元,而原材料成本很低、设备投资少、安装方便,利润非常可观,多的时候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元。因为利润高,他们才铤而走险,不让干就四处偷着干。”
  王金森介绍说,在执法行动之前,《历城区依法取缔华山办事处境内废旧塑料加工业公告》已经发至经营户手中,要求小塑料违法生产业户在7月26日前停止生产经营活动,拆除生产设备和设施,清除生产原料、工具和成品。
  自7月26日起,对拒不关停或达不到自行清理工作标准的废旧塑料加工户,依法采取断电停产、没收其生产设备、原料、成品、工具,通过拆除其生产设施、整套设备和违规建筑物等形式进行强制关停,使其不能恢复生产,并予以重罚。
  “这次专项行动,我们取缔了18家废旧塑料加工点。我们将本着‘发现一处、取缔一处、消除隐患、杜绝反弹’的原则,坚决不让违法经营的废旧塑料加工业在历城区抬头。”王金森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