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好姑娘,坚持住,我们大 家一起支持你!
  • 2012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李金凤守护着病床上的爸爸。姬生辉 摄
  万泰装饰公司捐出一万元现金。姬生辉 摄
  19岁的邹城女孩李金凤母亲早亡,相依为命的父亲,在工地干活时突然中暑,导致呼吸衰竭、肝功能受损,住进了医院。看着重症监护室里的父亲,李金凤咬牙放弃了求学的机会,四处奔走给父亲筹钱治病。在巨大的治疗开支面前,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身无分文的李金凤盼望着:“好心人救救我爸爸”。
“我们愿意帮帮这个好孩子” 女孩退学救父感动市民,纷纷表示要奉献爱心
  7月31日,本报刊登了邹城19岁女孩李金凤为了重病的父亲放弃学业的事件后,引起了社会上众多好心人的关注。31日当天,本报就接到20多位读者的爱心来电,希望奉献一份爱心,帮帮这个懂事的女孩,帮帮这个特殊的家庭。
  “今天在报纸上看到了这个消息,想帮帮这个姑娘,怎么和她联系?”31日上午8点刚过,就有爱心读者拨通本报热线电话,“这个孩子太可怜了,虽然我经济能力也有限,但也想尽力帮帮她。”记者询问其姓名,这位女士只说自己姓李,她激动地告诉记者,自己也是邹城人,希望到医院去看望这对父女。
  临近中午,一位自称是普通打工者的男士拨通了本报热线电话,“我是外地来济宁打工的,每月工资只有1500元,捐200元钱会不会太少?”带着外地口音的话语透着朴实,但那股真挚,却让人肃然起敬。“能不能给我个银行卡号,想尽快把钱汇过去,也许孩子会有用。”记者问其姓名,他却笑着婉拒了。
  随后,又有一位邹城市民打来电话说,他已经和几个朋友约好了,想去医院看看李金凤和她的父亲,“虽然钱不是很多,但也是一份心意,希望孩子的父亲早日好起来。”不仅是邹城的爱心读者,汶上、嘉祥等县区的爱心人士也都打来电话,希望帮助这个家庭走出生活的困境。更让人感动的是一位金乡的农民。下午4点左右,他打来热线电话告诉记者,自己无意中看到报纸上刊登的报道,决定捐出省吃俭用的1000元钱,帮帮这个孝顺懂事的女孩。“我也是个父亲,这孩子太懂事了,希望他父亲尽快康复,希望这个家庭能渡过难关。”
  5000元、1000元、200元、100元……7月31日,本报接听了20多位读者的爱心电话,虽然捐助的钱数有多有少,但他们的爱心却同样火热。真情感动你我,爱心不分多少,让我们共同用爱心筑起暖流,汇集到这个特殊的家庭周围,帮助病床上的父亲尽快康复,让这个懂事的女孩尽快返回校园。
  本报记者 姬生辉 范少伟
“好心人给了我战胜困境的勇气”
  父亲身体好转进入普通病房,社会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7月31日下午,19岁的女孩李金凤,紧皱的眉头终于开始舒展。一张张温暖的笑脸,一句句真切的问候,让李金凤感到无比感动。“好心人的帮助,让我有了战胜困境的勇气。”
  7月31日下午,邹城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病房,李金凤的脸上有了一丝笑容。“爸爸身体好转了,今天下午还喝了半碗小米粥呢。”李金凤高兴地说,医生说她的爸爸已经度过了危险期,经过后续治疗后就可以康复。
  “今天感觉自己好幸福,从小到大好像从来没有过这么温暖的时候。”李金凤眼眶含着泪,开心地笑着说,今天中午医院领导亲自来看望,并送来了5000元捐款,还在病床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父亲安排了优越的治疗条件。济宁万泰装饰公司的负责人也送来了10000元捐款,这些好心人的默默付出,她将铭记一生。
  听完记者接听爱心热线的情况,李金凤感动地双手合十,对热心读者一次次道谢。“感谢《齐鲁晚报》为我做的这一切,那篇报道是爱心汇聚的起点,让这么多好心人关注我、帮助我。谢谢,谢谢各位关心我和爸爸的好心人,有了您们的鼓励和关心,我一定会更加坚强,好好照顾爸爸,让他早日康复。”
  李金凤说,这次遭遇,让她感触很深。她以后一定好好学习,考上一个好大学,努力工作,以后也要尽力帮助那些和自己现在一样需要帮助的人,把爱心传递下去。
  本报记者 姬生辉
李庆文病情稳定,转入普通病房 邹城人民医院捐款5000元,并减免部分医药费
  7月31日,李金凤的父亲李庆文,身体状况明显好转,从ICU病房转入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为确保李庆文尽快康复,邹城人民医院正在组织专家进行会诊,医护人员捐出5000元爱心款,医院也决定,对李庆文的医药费进行减免。
  7月31日下午,李庆文转入了消化内科病房。记者见到李庆文时,他的意识已经完全清醒,能够与人进行简单交流。见到好心人前来探望,李庆文微微抬起右手,小声地说着“谢谢”。据李庆文的主治医生介绍,目前李庆文病情比刚入院时有了明显好转,已经符合转入普通病房治疗的条件。“目前患者肝脏功能正在逐渐康复,但还存在肺部感染的症状,下一步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治疗。”
  “医院已经组织专家对患者进行会诊,目前李金凤的父亲李庆文的病情已基本稳定。”邹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郝凤成告诉记者,7月31日上午,医院组织机关干部职工进行了捐款,短短半个小时的时间内就凑集了3000元钱;同时,ICU病房的医护人员也自发为李庆文、李金凤父女俩捐了2000元钱。“这些钱虽然不多,但却代表了医院职工的一片心意。”郝凤成告诉记者,医院领导班子研究后决定,尽量把李庆文的治疗费用降到最低,减免其部分医药费,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此外,针对李金凤的情况本报记者咨询了邹城市民政局,向民政局的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李金凤的家庭情况和其父患病的状况。该负责人表示,李金凤可以到户籍所在地的村委或居委会申请低保救助,经过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入户调查后,如符合条件,可以办低保。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按照规定,农村人均年收入低于2400元即符合低保条件。李金凤的父亲如果因为这次事故丧失劳动能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这个家庭办理低保。
 本报记者 姬生辉 范少伟
“好姑娘,我们都会支持你” 济宁万泰装饰捐赠一万元,并表示将持续关注
  19岁的李金凤,守在重病的父亲床前,四处筹款却一筹莫展,牵动着很多爱心人士和企业的心。7月31日,济宁万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人得知此事后,立即赶至邹城看望,并送去了一万元现金。公司负责人当场还表示,如治疗费用再次紧张,他们还将持续进行捐助。
  7月31日上午,济宁万泰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魏文燕拨通了本报热线,她和公司很多员工看到报纸上刊发的报道后,都非常感动。“这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出生后母亲去世,19年来和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突然倒下,对她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魏文燕说,在公司职工们的一致同意下,她从公司的爱心基金中支出1万元,并想当天就交到李金凤手中。
  当日下午,在记者的陪同下,魏文燕和一名公司员工驱车来到了邹城市人民医院。“你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这一万元钱是我们公司的一点心意,先给你父亲治病。”魏文燕走进病房,将一个装有一万元现金的红色信封交到了李金凤手中。随后,她提过来两箱牛奶,又递给了李金凤,“放心吧,你父亲一定会好起来的,照顾父亲也要注意自己的身体,这些牛奶是买给你的……”说着,魏文燕将李金凤揽入怀中,“小妹妹,如果这些钱不够,随时联系我们,你不是孤身一人,我们都会支持你的。”
  魏文燕告诉记者,今年初,济宁万泰装饰号召职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00元,放入公司的爱心基金,半年多的时间,爱心基金已经超过10万元。“爱心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万泰装饰公司只是做了一件应该做的事。”魏文燕表示,希望更多的爱心企业能够参与到帮助李金凤的队伍中,让这个身处困境中的家庭尽早好起来,让这个坚强懂事的女孩重返校园。
  本报记者 姬生辉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