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裴家村祭海
  • 2012年08月01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农历六月十三是渔民节,隆重的祭海活动吸引了众多村民参加。
  礼仪人员摆放祭祀用品。
  村民上香祭拜。
  一位村民在庙内摆上莲花形的蜡烛祈福。
  小孩子在长辈的鼓励下,伸出小手摸猪的身体祈福。
  文/本报记者 刘伟 片/本报记者 刘涛
    每年农历六月十三,都是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裴家村的大日子,传说这一天是龙王的生日,又有传说是龙王嫁女儿,于是靠海吃海的渔民们就组织起来祭海。
  击鼓祭海
祈求平安

  7月31日一大早(农历六月十三),裴家村以及周围几个村子的村民就起床了,村民们抬着锣鼓在村口集合,原本调皮的小孩子,在这时也显得很安静,乖乖地跟着长辈走在队伍当中。
  在队伍前面,除了敲锣打鼓的村民之外,几个人抬着的一张桌子引人注目,桌子上面是两只整猪,猪脑袋上还有一朵红花。当地村民介绍,猪就是龙王寿礼的主要组成部分,或者说是龙王女儿嫁妆的一部分。
  随着浩荡的人群队伍,记者来到海边的一个小码头,此时聚集在此参加祭祀的人已经很多了。
  两只整猪被抬了过来,摆在祭台后面,村民们纷纷凑上前,或者捏猪耳朵,或者摸猪的身体。人们说,这是祈求平安的一部分,能给他们尤其是出海的人带来好运。其中有两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在长辈的鼓励下小手慢慢伸向猪的身体,稍微碰到手就马上缩回来,露出怯怯的笑容。
  祭台摆好,上面放着三瓶白酒,水果,还有一些鱼肉等熟食,以及三个莲花形状的蜡灯。最引人注目的祭品是大个的馒头,共有三盘,每个盘里有三个,馒头是村民自己蒸的。
敬畏大海
北方渔民拜龙王

  上午7点半,祭海正式开始,一位比较年长的渔民手拿扩音器,指挥着在场的渔民。四个渔民代表走上祭台前,手中拿着香火,朝着大海的方向,深深作揖三次,然后把香火插在祭台上的香炉内,再将给龙王准备好的祭品一一敬上,这个过程几名渔民一直面色凝重,表情严肃。
  今年67岁的裴大爷还记得,他小时候就祭海,“最近几年越来越热闹,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以前的祭海虽然也很隆重,但没这么多人关注。”裴大爷说。
  据裴大爷介绍,一般主持祭海的都是家族的长辈或者老渔民,这位祭海主持会喊出号子,然后渔民就跟着做出相应的动作,或者向着大海的方向磕头,或者烧香,祈求龙王保佑渔民们平平安安,顺利丰收。
  “在南方,渔民们拜妈祖,在北方我们拜龙王。”一位村民介绍说,但是不论妈祖还是龙王,都是出于渔民对大海的敬畏,“就像在南方,船员在海上不能光着身子睡觉,因为妈祖是女性,船员光着身子是对妈祖不敬,这个传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渔民虔诚拜祭
磕头前先作揖

  走进观海园的龙王庙,仿佛进入烟雾缭绕的仙境,一个大香炉里面,手臂粗细的香火已经点燃,不少村民围在旁边,引燃手中的香火。
  香火点燃后,渔民们纷纷凑到龙王像前,将手中的香火插到香炉里面,再向龙王磕头。一些年轻的渔民,也许已经渐渐淡忘了磕头的规矩,走上前咕咚跪下,连磕三个头,起身离开,但是一些年长的渔民,磕头之前都要先作揖。
  人群中,一位虔诚的妇女引起记者的注意,她总是完整地作完揖,然后慢慢屈身跪下,磕头时额头也要完全接触到地面,再慢慢起身,嘴里念叨着什么。
  “我家两个男人都出海,丈夫打了一辈子渔了,儿子也有自己的渔船,所以每年祭海我都要好好给龙王爷磕几个头,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这名妇女说,“磕头时我说了什么,不能告诉你,告诉你就不灵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