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鱼虾正在长个,提前开海并不能捞上好收成
渔民:该让大海再歇半个月
  • 2012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陈泽富下了30多块网,最后收网一看,大鱼小鱼加起来才8斤。   本报记者 郭建政 赵金阳 摄
  本报8月1日讯(记者 李娜 孟敏) 可以出海打鱼了,渔民们却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比往年多打一个月的鱼,忧的是出海收成无保障。
  在莱州三山岛从事捕鱼工作的大军经常在港口转悠,和这里修理渔船的雇工聊聊天。他告诉记者,1日,莱州海三山岛的多数渔船还停靠在港口,大型渔船要到9月份休渔结束再出海,按规定可以出海的刺网渔船不少也没动。
  “以前捕鱼靠技术,现在捕鱼靠运气。”大军对此深有体会,他说20年前大家出海捕鱼,靠的是如何判断鱼群、如何下网,现在更多的看有没有运气碰上鱼群。他说,大马力的渔船秋季之前八成以上不出海,“动一下就是钱,搞不好还要赔。”
  今年春季,芝罘岛西口村栾青华和丈夫出海打了两个月的鱼,结果不仅没够成本还往外掏了不少钱。栾青华说,一年当中真正可以捕鱼的时间只有5个月。遇到刮风下雨,她的小木壳船就不能出海,这样算下来,一年也就正儿八经地捕4个月。
  4个月的捕捞时间,能有好收成的时间却不算多。用当地渔民的话说,出去一趟经常是捞三四十斤鱼虾,多的时候七八十斤,如果谁捕鱼超过了100斤,在出海人眼里已经算得上好收成。收成一般,投入却不是小数。“别看是8马力的小木船,跑不了多远,烧油可不少。”栾青华算了算,去年一年她这条渔船用了10多桶油,一桶油1400元,总共花了15000多元。1日,他们夫妇凌晨出海,一共打了4斤海鲫鱼和4斤多小黄花鱼以及一些爬虾,一共卖了40元,勉强够了油钱。
  夏广胜跟海打了大半辈子交道,出海鱼虾满船舱的情景已经成了多年前的记忆。“海穷了啊!”他一声叹息引来周边人的应和。旁边在收拾渔网的渔民应道:“不光打上来的鱼少了,很多鱼都见不着了。”他说以前出海,鱼类的样数很多,刀鱼、梭鱼、青鱼、鲐鱼、鲅鱼、薄口鱼、面条鱼、针良鱼、马步鱼、半滑舌鳎……都很常见,现在鱼的种类越来越少了。“在海上能听见咕咕叫的黄咕鱼已经见不到了。”
□相关新闻 烟台加快渔业资源修复 9处人工鱼礁 批准建设
□建议  能否让大海多养养
  能否将休渔期根据烟台这边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微调?在记者采访的渔民中,多数人希望休渔期的时间从6月份推迟半个月,开海的时间推迟半个月。“6月份的时候鱼虾量足,我们却不能出海。8月份,鱼虾正在长个,鱼少个头也小,却允许捕捞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渔民对现在的休渔提出了看法。
  山东省水产研究所资源室主任吕振波说,由于没有做专项调查,所以刺网提前开海,到底对渔业资源有哪些影响,还不能下结论。
  “如果渔民按照规定使用网目较大的刺网,对渔业资源的破坏不是很大,但是现在有些渔民不按规定地使用3层甚至多层流刺网,让很多小鱼小虾成了牺牲品。”吕振波说,五六月份开始增殖放流,在捕捞过程中兼捕这些苗种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刺网捕鱼提前一个月,对鱼类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渔业专家、博士生导师万荣说。 本报记者 李娜 孟敏
  烟台一直在加快海洋渔业资源修复的步伐,从增殖放流、人工渔礁、海洋保护区建设等各方面推动烟台海域海洋资源的修复。
  “1984年烟台作为第一批增殖放流试点城市,开始进行人工增殖放流。”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科科长王宏亮说。烟台的增殖放流走在了全省前列,29年来,渔业资源修复的投入力度也越来越大。
  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的增殖计划,2012年,烟台积极争取资金3500万元,计划放流各类水产苗种9亿单位以上,预计可为捕捞渔民增收3亿元以上。
  王宏亮介绍,今年的增殖放流不管是在资金投入还是苗种数量方面,都创下了烟台的历史新高。
  “省海洋与渔业厅、省财政厅批准了烟台9处人工鱼礁建设项目。”王宏亮说,在9处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中,新增项目有3处、续建项目6处。项目总投资5460万元,其中争取省级财政资金1560万元。
  自2005年全省实施渔业资源修复行动以来,烟台积极支持人工鱼礁建设,大力发展海洋牧场。截至目前,烟台列入省级以上扶持的项目有23个,累计项目投资4.6亿元,其中财政扶持1亿多元。目前烟台已建设人工鱼礁规模300万空方,成礁面积3.1万亩。 本报记者 李娜 孟敏 通讯员 张宇 张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