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炭库存积压,只能“割肉”销售,烟台煤老板感慨道:
做煤炭30年,还没这么惨淡过
本报记者孙芳芳
  • 2012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煤场里没有忙忙碌碌的场景。 本报记者 孙芳芳 摄
  7月18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对2012年上半年煤炭经济运行情况进行通报。“煤炭需求增幅持续回落”、“全社会煤炭库存快速增加”、“市场景气指数下降”……这一系列的字眼都刺激着煤炭商的神经。“今年到现在为止销售量勉强可以达到1万吨。”做了30多年煤炭生意的李野,想通过更多的市场信息判断自己是否该“割肉”了。
  往年能销10万吨
今年还不到1万吨 

  今年50岁出头的李野在煤炭这个行业已经摸爬滚打了30多年,10年前从外地来到烟台继续做这一行,现在在化工路附近有着自己的一家煤场。
  1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李野位于化工路附近的煤场。一踏进大院,两人高的两座大煤堆十分扎眼。偌大的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车来车往运煤的繁忙景象。在烈日的烤晒下,煤块滚烫滚烫。
  “往年一般是,即来即走,哪会在这堆着啊,守着大堆大堆的煤没销路干着急。”李野告诉记者,他做煤炭生意30多年了,还没碰到过像今年这样的情形。 
  李野告诉记者,通常的年份他的煤场煤炭年销量都在10万吨左右,而今年到现在为止销售量勉强可以达到1万吨。“跟2008年的金融危机不同,当时是缺煤,而现在是手里压着大把大把的煤卖不出去。”  跟李野有同样感受的煤炭贸易商不在少数,在记者采访的几位贸易商中,不少人都是摇头直喊市场不好,对于具体情况却并不愿多提。“这种市场行情下,只能争取尽量少亏损,能熬得过去的才能生存下来。”在莱州经营煤炭公司的傅先生也不愿意多说。 
为快速周转资金
煤商“割肉”自救

  “价格不稳定,一直都在下跌,现在不少煤场都减少甚至是不再进货,没有客户的话,把煤压在手里就是负担啊。”李野告诉记者,现在不少煤炭经销商都在亏本往外卖。 
  “资金都压在煤炭上,卖不出去资金就周转不过来,而且还有不少人是从银行借的款,亏着本也得卖,要不怎么还银行的钱?”李野告诉记者,少则几十万,多到上百万甚至上千万,不少煤炭贸易商都在经历着一场“割肉”自救。 
  “每个贸易商都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客户,市场越不好的时候大家就越要争取客户。”李野告诉记者,煤炭贸易商们纷纷“割肉”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要留住原有的客户。“能不能成交最终还是要看价格的,要是别人的价格比你的低,即使是老客户,也会流失的。” 
  “熬不过去的就退出市场,能熬得过去的也就赢得了市场。”李野告诉记者,不少煤炭贸易商对下半年的市场依旧信心不足,“谁知道市场什么时候能景气,能处理掉得亏本也得处理。” 
经济增速放缓
用煤需求减少

  “煤炭行业是经济领域的晴雨表,不景气的背后是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鲁东大学商学院博士邓兆武认为,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用煤大户们纷纷控制生产能力,最终导致了煤炭经销商的生意经难念。
  “主要是用煤大户减少了需求量。”煤炭生意不好做,李野也经常和同行们交流一下对市场的看法。“普遍都反映是受经济大环境影响。”  
  “亏本硬撑,大家都不容易啊。”凭着在这个行业30多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李野希望能够顺利挺过这一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