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水漫家园
符山水库水量大增殃及周边多家种植养殖户
  • 2012年08月02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刘忠喜家的房子已经完全被水围绕,无法居住。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水库中的水倒灌到自己家,在院子里发现一只小龙虾。
  刘恩付家的大棚也被水淹了。
  刘业臣家的墙也被泡倒,墙上的“福”字也被摔碎。        本报记者 孙国祥 摄
  本报8月1日讯(记者 周锦江 韩杰杰)由于近期符山水库水位超过汛中限制水位,为防止后期可能出现的降雨量多、来水量大进而导致的库容不足问题,1日中午12点开闸调洪。记者采访了解到,因为水库水位上涨,周边多个种植养殖户面临威胁。
  据了解,符山水库位于潍坊市区西15千米的潍城区符山镇,是一座以防洪为主,集灌溉、供水、水产养殖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1日上午,记者在符山水库西看到,有六户居民的房子被水浸入。据了解,这六户居民均是养殖户,但因为近年水位上涨都开始缩减养殖规模。有三户村民原来修建的住舍已经没于水下。近日,因为水位上涨太快,村民们都开始急着卖猪、卖鸭,减少损失。 
  村民刘遵会今年56岁,高峰时期养过近百头猪,目前已经缩减至40头左右。刘遵会告诉记者,就在7月31日,因为水位又涨,怕养猪出现意外,他将还未完全长大的16头猪脱手卖了。村民刘忠喜今年已经60岁,因为房子依水且建房时地基较低,如今库中的水直接淹到了门槛处,屋内灌水已无法入住。刘忠喜称,老伴因为着急上火引发脑出血,目前还在医院,他现在天天陪床伺候中,已不在这里居住。
  在水库西侧,种植苹果树的孙成吉告诉记者,原先他承包了百亩果园,但目前因为水库水位上涨现在仅剩60亩左右。记者看到,水库边有很多如小孩腰粗般的苹果树涝死被砍。
  记者了解到,大成章西村的几户村民均持有与大成章西村委签订的20年至30年不等的合同,最近的土地使用合同终止时间为2017年。而孙成吉则是与三甲村经济合作社签订的30年的承包合同。
  据了解,早些年,符山水库主要用于消化上游雨水,用于灌溉、养殖,后因为要满足周边大学城和周边村民的饮水需要,水坝加固,水位也提升,水源不充足时还需从上游的高崖水库买水。
  近期降雨频繁,雨量较大,水库来水量猛增,除了符山水库外,峡山水库、牟山水库、高崖水库、冶源水库均超汛中限制水位,目前均已开闸放水,其中峡山水库、冶源水库出库流量均在30立方米每秒以上。据符山水库泄洪现场管理人员说,考虑到符山水库河道下游部分区段还在加固修整中,当日的泄洪量不大,在5立方米每秒以下,会不会提高调泄量,要根据水位和下游的承受能力再进行调整。
果树都泡在水里了
  孙成吉是三甲村人,他承包的苹果园位于符山水库的西侧。去冬至今,因水库水位上升,他的苹果园也受到了不少影响。 
  在孙成吉的果园里,有一个半埋于地下的苹果储存库,如今也是灌满了河水。而在果园东边,水库的水已经覆盖了一些苹果树的底部。孙成吉说,去年冬天,水库水位开始上升,靠近库边的果树都冻在了水里。在他提供的去冬的照片上,记者看到,确实有不少果树被冻在冰水里。
  让他更担心的是,符山水库水位继续上升的话,再往西的百棵果树也将受影响。“这些红富士10月、11月才成熟,如果现在被水泡了,都将化为虚有。” 
  据了解,他在此种植,也有合同为依据。在他与三甲村经济合作社签订的合同上,记者看到,孙成吉共承包90.66亩林果土地,承包期为30年,到2015年才到期。如今由于河水入侵,他实际种植的面积已缩减了不少。
  本报记者 韩杰杰 周锦江

一听到下雨就睡不着
  由于房子长久泡在水里,养殖小区内6户居民家里的地面长期潮湿,即使如今30多度的高温,也难以将屋内地面和墙面的潮气蒸发掉。
  “没法住了。”刘忠喜的房子正泡在水库边缘的水中。要想进屋,首先要经过一片水。他说,一下雨、刮风,他老两口就心惊胆战的,去年冬天,水库里的水就不住往屋子里灌,没法住了。现在他老伴生病住院4个多月了,他就一直住在医院里。 
  “前几天雨大,晚上都不敢熟睡,就怕有事。”刘恩付的妻子说。
  “也是提心吊胆地住在这里呢。”刘素珍说,前几天的大雨,加之上游来水,水库又喝了个饱,大风加雨水,将东边的墙都给泡到了。“下雨就担心,晚上衣服也不敢脱,就怕突然水涨了,跑不迭。”
  本报记者 韩杰杰 周锦江
知道危险但已无处可去
  作为最早一批进入符山水库西侧养殖小区的养殖户,刘素珍一家1997年就跟村里签订了租赁合同。
  如今她的房子正遭受水泡之灾。东侧的一片墙,已倒在地上,曾经挂在正中央的“福”字也已破碎。据她介绍,长期水浸,加之7月末的那场大雨带来的大风,墙就塌了。
  “谁不知道这里危险,但是去哪里再安个窝啊?”她无奈地说道,“我们是愿意在这里继续搞养殖,你说年纪这么大了,上哪里找活儿去啊”,刘遵会的妻子说道,再说,除了这里,也没有地方住了,原来老家的房子都给孩子了,现在再申请,也申请不下来了。“国家让咱走,咱肯定得听,但是投入这么大笔钱,适当给点补偿才合适吧。” 
  我们也不是随便的在这里住,合同上都写着呢,还经过公证呢。
 本报记者 韩杰杰 周锦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