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谁说哥不在乎,哥一直在吃醋!
东道主终获金牌,英国上下欣喜若狂
  • 2012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1日,男子公路自行车个人计时赛中,英国选手维金斯以50分39秒54的成绩夺冠,英国观众兴奋不已。
本报特派记者 李康宁
  伦敦奥运热度不够,似乎是中国媒体的一贯印象。从部分人借奥运机会罢工,到更多人出门旅游躲清静,再加上奥运会看台的大片空座,伦敦奥运确实显得有些不尴不尬。
  但伦敦人当真不在乎奥运吗?真相恐怕并非如此。他们同样爱奥运,只是采取了与我们不大一样的方式。
首相助威反成“扫帚星”
  为给奥运助威长脸,英国官方没少忙活。女王在开幕式上的卖力演出自不必说,从首相到市长也都闲不住。
  男子双人十米跳台决赛,英国天才少年戴利有望夺牌。首相卡梅伦喜滋滋地坐地铁去观赛助威。但最终,这对被寄予厚望的组合只拿了第四名。
  赛后英国网民“恨屋及乌”,把矛头对准了卡梅伦。有网友直言:“卡梅伦到现场只能让队员们压力更大,他真是扫帚星。”
  卡梅伦还真有点倒霉鬼的味道。伦敦奥运首日,奥组委特别将男子公路自行车赛提前。因为英国队拥有新科环法冠军维金斯等多名猛将,奥运首金对英国来说志在必得,卡梅伦也兴致勃勃赶到现场,结果英国人最好的成绩也只是第92名,卡梅伦只能灰头土脸地离开。
  市长也好不到哪儿去。当地时间1日,伦敦市长约翰逊在维多利亚公园附近出席奥运宣传活动,为给大伙一个惊喜,他模仿英女王玩“空降”,挂着缆绳,拿着英国小旗出现在公园上空。
  但缆绳突然掉链子,竟将约翰逊卡在半空。约翰逊只能在空中高喊:“快给我个绳子或梯子,把我弄下来!”
终于不再“做嫁衣”
  在竞赛成绩上,英国人确实提倡参与,也能尊重失意者。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珍视金牌。可惜英国代表团不争气,前几天只能为他人做嫁衣,心里别提多酸了。
  终于在第五个比赛日,英国人收获了两枚金牌。伦敦的报摊上全是夺冠英雄的照片,媒体争相送上溢美之词,冠军受到广泛赞扬。
  首相卡梅伦激动地说:“这是一个伟大的开始,我想这堪称给整个国家带来火箭助推器般的效果。我非常、非常激动!”
  实际上,英国人分外珍视荣誉。1996年奥运会,他们只拿到了一枚金牌。其后,英国政府下定决心,从彩票基金中抽取了大量资金,用于场馆建设和运动员训练。
  北京奥运会他们拿到了19枚金牌,名列金牌榜第四,为史上最佳成绩。本届作为东道主,英国人心气很高。大手笔投入,希望办赛和成绩“双丰收”。
  民众同样看重金牌,一些“愤青”甚至丧失理智。戴利失手后,一名极度失望的英国网民通过推特表示,要将戴利“淹死在水池里”。他因言行不当被警方逮捕了。

空座不代表没热情
  伦敦奥运会上,经常看到大片空座。有的场馆甚至需拉大兵充数。有人推理,英国人并不关心奥运会,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空置的座位大部分都是VIP座席,持票人一般都是官员、运动员或赞助商。但很多VIP观众因各种原因没时间到场。
  为了平息民众不满,组织者想了很多办法。一项被称作“关键座位”项目的倡议近日被通过,主办方把一些座位分配给在奥林匹克公园的伦敦学生,而对于已经持有门票的观众,他们可以获得免费“升级”座位,即在前排就坐的机会。有些提前离场的球迷,他们手中的门票被回收,重新出售,以满足更多人现场观赛的愿望。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