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地渔民不愿培养接班人
“末代渔民”大都四五十岁,他们更想让孩子过有保障的生活统筹苗华茂本报记者孟敏李娜
  • 2012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芝罘岛东口村出海的渔船少了,海上养殖的多了。   本报记者 郭建政 摄
  1日是烟台刺网开渔首日,多数渔民收获不大,遇到了海“瘦”难捕鱼的尴尬。当日凌晨,本报记者全程跟踪渔民出海(本报2日C02、C03版曾报道)。2日,记者再次来到芝罘岛东口村、西口村采访。东口村里有200多艘渔船,仅一成船在捕鱼。而相隔6公里的西口村,几乎找不到“80后”的渔民了。人们不禁要问:最后一批渔民的“陆”在何方?
海越来越“瘦”,不如做买卖
渔民不捕鱼,转行做养殖
  2日上午,西口渔港的渔民正在收拾船上的家什回家。有几位渔民光着黝黑的脊梁,妇女则裹着头巾在整理渔网,聊着当天的收成。
  29岁的鱼贩夏元亮和两个修发动机的大叔在聊天,当天上午他收了70斤鱼,下午就去烟台市区的市场卖掉。
  绕着渔港转一圈,很快就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在忙活的都是35岁以上的渔民。唯独不见年轻的渔民,年轻人都干什么去了呢?
  “他们都去工厂上班了,这里平时见不着同龄人。”夏元亮说。他现在的工作也跟渔业有关系,但是已经不用出海捕鱼了,而是把父辈们打上来的鱼,卖到外面去。
  夏元亮从小生活在海边,20岁时开始跟随父亲捕鱼,一干就是5年。“在海上太遭罪了,这辈子也不想干那个活了!”海上的生活很苦,25岁那年他从自家的小渔船上下来,外出打工。因为没有多少技术,在外面基本上做的也是体力活。最后他又回到了西口村,做起了贩卖海鲜的生意。
  母亲和父亲外出捕鱼的时候曾碰上过大风浪,也不赞成儿子沿着他们的老路子生活。“风浪一大,渔船在海上飘荡得厉害,特别吓人。”夏元亮的父亲夏广胜说,站在渔船上跟着浪头上去下来,特别无助,心里那种恐惧是没法描述的。“孩子能不去受那个罪就不去受,我们以前是为了混口饭吃,现在没那个必要。再说,海也越来越穷,还不如做买卖。”
  凌晨出海的李姓船主,打了30多斤鱼,记者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坐在一个坡上抽烟歇息。他说话有一搭没一搭,总是盯着自己的鞋。说起儿子的工作,他才有了兴致。“我儿在东岳上班,不捕鱼,效益好的时候在厂里拿双薪。”对儿子的工作,他很满意,他觉得出海捕鱼不该是下一代干的活。
  “我们这个1500人的渔村,有200多条渔船,只有20多条出海捕鱼了。”芝罘岛东口村居委会主任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出海捕鱼的渔民只有1/10,不少渔民都转行做海参养殖了。“你看村里海区养海参的小房子,前两年大约只有50个,经过两年发展,现在已经有将近300个了。”张主任说,一到了开海的日子,全村渔民集体出海捕鱼将在人们的记忆中渐渐远逝,但渔民的世界会更广阔。
  不仅从事海上养殖的渔民多了,在码头租赁、修船造船行业工作的渔民也不少。为此,村里还办了实体公司,把村里的净资产,按人口比例、岁数大小,平均分给渔民。有了这部分受益,渔民的生活保障又增加了一些。
  “村里的渔民与海浪做伴多年,不想让孩子再从事捕鱼行业了。”张主任说,如今年轻人不熟悉海性,加上孩子少,家庭条件也好了,家长也舍不得孩子从事这么危险的工作,出海捕鱼的“80后”都找不到了。不少年轻人选择出国留学、考学到外地,或者读了职专去企业工作,这部分人占到了村里人数的1/3。
  渔民的后代姜田田告诉记者,她的家里就不再捕鱼了,而是一边做海参养殖,一边经营海边饭店。像她家这样的渔民越来越多。“九成渔民过上了近陆、登陆后的生活。”张主任说,过去村民住的房子都是小草房、茅草屋,现在一般都住上了瓦房,而且村里还盖了居民楼,有的渔民都搬到楼房里住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渔民上陆,今后这个渔村该如何发展?渔民的生活又要怎样继续?“这些问题,的确值得好好思考,海参养殖的好光景不会一直持续,随着海滨城市的发展,这里也将有新的规划,渔民转型是不可避免的。”张主任说,村里已经刚给渔民买了养老保险,为老一代渔民退休后的生活提供支持,但这最后一批渔民的生活仅靠养老金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要靠他们自己来打算。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