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年竞争更激烈,一位民校招办主任坦言:
学生不好招了,明年想转行
  • 2012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专科报志愿,家长更倾向于公办高校(资料片)。 李楠楠 摄
  “现在民办学校招生越来越难了!”青岛某民办高校驻烟招办主任说,今年再招不到学生,明年就只能转行了。
如今的尴尬>> 招生得力,打扫卫生的提成“副科级”
  “今年能保本就不错了!”谈到今年的招生形势,青岛某民办高校驻烟招办主任宋守华(化名)脸上充满疲惫。这几天,他一直在全省各地不断赶场参加高考咨询会。“效果不是很好。光在烟台就连续参加了两场,但咨询的考生寥寥。”
  “招生是第一要务,学校确定了全员招生、全年招生、全过程招生的政策。无论教师,还是行政、保洁、保卫人员,学校都给下达了招生任务,每人4个。”宋守华说,老师不够的话学生来凑。
  宋守华除了是学校驻烟招生主任,还是学校就业处职业技能中心主任,享受副科级待遇,很多人觉得他混得还不错。
  “他们不了解情况而已。民办高校虽然在行政级别上和其他学校一样,但实际上这几年每个人的岗位及工资都和招多少学生直接挂钩。招的学生越多,官升得越快,工资越高。”宋守华说,一个前年毕业的学生,因为招生工作做得好,去年被提拔成分院团委书记,也是副科级;还有一位负责打扫卫生的楼管阿姨,因为招生招得好,一下子提拔成物业中心主任助理,也享受副科级待遇。
  “生源少了,现在民办学校招生越来越难了。”宋守华无奈地说,他正在考虑明年转行。
昔日的辉煌>> 招生一暑假,车房全有了
  宋守华做招生工作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他也曾经历过一段辉煌时期。“情形最好的时候是2005年到2008年。”宋守华说,特别是2008年,学校一下子招到了上万人,学生宿舍都不够用的,学校就动员住校的老师搬出去住,每月给发100元补贴。
  生源源源不断给招生老师最大的好处是收入增加。宋守华介绍,在招生老师中流传最广的一句话是:招一个暑假生,房子、车子全有了。这虽然有些夸张,但确实有不少老师一个暑假后开上了自己的车,住上了自己的房。
如何应对>> 要走出困境,需摆脱尴尬地位
  民校招生越来越难,烟台本地民办高校的招生形势也不容乐观。
  7月30日,全省本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投档结果公布,驻烟的独立院校、民办高校情形不容乐观,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文科投放计划780人,仅投档256人;理科投放计划925人,仅投档230人,文理科一共差额1249人;烟台南山学院文科投放计划459人,仅投档70人;理科投放计划912人,仅投档143人,文理科一共差额1058人。
  面对大面积的缺额,烟台大学文经学院招办主任高照龙说:“虽然目前看缺额比较大,但预计第二次征集志愿后,将会有所改善,我们现在的招生工作尚未受到严重的冲击。”
  “现在的民办学校招生都很难。”正在奔波于全国各个招生点的烟台南山学院招办主任刘承刚无奈地说,“但很多问题是我们改变不了的,我们只能做得好一点,再好一点,避免受到更大的冲击。”据了解,烟台南山学院是烟台唯一一所民办高职类院校。
  张军(化名)之前曾在烟台一所民办高校工作多年,2010年辞职,成功转行到烟台另一所公办院校做了部门领导。
  “很多人一谈到民办学校,往往会说民校办学水平不行,没有特色;其实民办校的尴尬地位往往是造成问题的主要原因。”张军说,目前大部分民办高等学校在民政部门注册的法人地位是“民办非企业”。
  “既然不是企业,那么,是社会团体还是事业单位?由于法人地位不明确,造成了民办高校教师和学生受到多方面不同程度的‘歧视’。这是很尴尬的。”张军说,正如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所说的:要根本上解决民办高等学校从招生、学科建设到教师待遇,甚至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不平等待遇”,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民办高等学校的“法人地位属性问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