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话《大目标》策划人宋晓军:
新青年对老世界的一次知识清盘
  • 2012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大目标》:新语体对旧格局的一次技术超越 应变也是一种力量
“中国崛起” 不会被第三次工业革命所终结
  中国已是历史上首个工业化人口超10亿的国家,这是《大目标》的几位作者在书中指出的事实,也是全书逻辑的出发点。中国之所以能在工业规模方面迅速赶上领先数十年的欧美工业国,原因也正在于此。
  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著名时事评论员宋晓军评点这一战略时说:“在当今这个世界,工业体系越来越复杂,产业链拉得越来越长,单凭一个国家的力量就能做到覆盖整个产业链的,只有中国一国。”
全新角度 探讨中国的进步与未来
  著名学者姜鸣说:“近年来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专著,大多从体制改革入手,而《大目标》却从60年来工业化历程讨论中国的进步和未来,角度非常独特。”
  本书的四个作者,和数亿中国青年一样,在少年阶段经历了中国农业文明向工业化发展的短暂过渡期。这一经历在历史角度来看颇为独特,能让他们直观地感受工业革命带来的沧桑巨变。他们希望把个人感受和社会大变革联系起来,告诉普通中国人应该珍惜工业化的生活,珍惜过去几十年的建设成就,把希望和努力都寄托于建设更发达、更先进的工业化生产体系。

《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  作者:任冲昊 王巍 周小路 白熊 
年轻人的目标 “工业党”与“情怀党”的分野
读《大目标》有感 80后的思考与行动 文/逯兆乾
  长期以来,西方世界通过各种途径和手段,力求对中国年轻人的思想状况进行总体把握与精确分析,但是,即使在中国内部,年轻人的自我评价和彼此认知,都存在着巨大的割裂。但在这种嘈杂之中,几个年轻网民——本书作者,却推出了一本试图整合一代年轻人生活目标的作品。
  几位作者的身份各不相同,有工程师,有知名论坛的版主,有从事国际贸易的谈判者,甚至还有旧书店店主……对于靠网络来交流书稿的一代人来说,他们获取知识的方式,建立学术体系的努力方向,以及观察世界的角度,都和上一辈或上上一辈有根本性的区别。他们把某些父辈戏谑地称为“情怀党”(有一个高尚的情怀便可改变这个世界),同时把自己称为“工业党”(即生于中国工业化时代,相信工业化进程才能改造世界)。著名学者张颐武评价道:“这本书可以说是新青年对老世界的一次知识清盘,一种新语体对旧格局的一次技术超越。”
  记者:据出版方说,这本书历时三年之久,从几百万字删减到现在的二十万字,作为读者,很好奇这本书从源起到出版的过程?
  宋晓军:最初只是想了解80后年轻的对中国未来的看法,后来发现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框架,本来想与其靠既定的阅读标准(当下的出版标准)不如自己建立标准,但最后还是向目前出版的语境妥协了,所以删改了很多遍。
  记者:这本书的观点大多是建立在年轻人的视角上,您觉得当下的年轻人应当以何种方式建立自己的话语权?年轻人应该以何种姿态与国家对话?您对这样的表达方式有哪些自己的看法?他们站出来说话,是自发性的还是背后有某种力量在推进?
  宋晓军:这些年轻人成长的过程刚好与中国高速工业化的过程重合,物质文化变迁、与工业化相关的新知识结构对他们影响很大,他们自然有按自己方式表达的欲望。
  记者: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里,世界正在酝酿一场大变革,跟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我们需要跟世界协商什么呢?这本书跟当下世界格局又有什么关系?
  宋晓军:跟这个世界协商在资本可以设计利润、创造消费神话的时代,中国年轻人未来要不要塑造一种更符合人类平等地、可持续发展的“普世价值”。
  记者:这本书主要讲的是工业,您在以前的采访中曾经说过,“一个大国要追求和谐世界、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秩序,是需要物质条件的。”请问,在您眼中,这些物质条件是怎么样理解的?
  宋晓军:工业化与现代化。物质文化变迁之后,精神文化自然会随之变迁,但精神文化的变迁不加以探讨和思考,尤其是下一代年轻人,可能会无法承载工业化带来的巨大的物质变迁。在这个意义上看,精神文化随着物质文化的同步变迁就是现代化。
  记者:这是“工业党”对“情怀党”的一次喊话,“情怀党”的哪些观点“工业党”是不认同的?您认为“工业党”在中国未来的格局中扮演什么角色?
  宋晓军:“情怀党”只是一个比喻,指的是农业时代的情怀。他们过于重视精神文化的变迁,认为在农业时代的物质基础上戴个“现代化的帽子”就能解决一切。“工业党”在未来中国的格局中扮演“角色”不应该是“只做不说”,也应该说了。
  我不是一口气读完《大目标:我们与这个世界的政治协商》的,因为,刚读该书给人一种业余写手习作的感觉,里面充满了自以为是的主观和非专业论述。后来看到一些标题想再读,在渐渐适应了作者写作风格之后,觉得该书有一种独特之处。
  后来知道作者是一群80后,更感到震撼和欣慰。当今社会对80后、90后颇有微词,认为是他们的缺乏信仰、肤浅和追求享乐造成了社会的问题,涣散了社会风气。其实,这对80后极不公平。该书的作者们并没有责怪前辈,也没有牢骚满腹、自暴自弃,而是对国家、对人民充满热忱,对未来充满希望,并冷静思考,积极出谋划策,显得难能可贵,用行动有力反驳了社会对80后的偏见。他们的思考本身就是一种行动,他们的思考不是闭门造车、空想和牢骚,而是深入观察、冷静剖析当今的世界。
  读者不要苛求作者,任何领域都不可能靠一本书解决所有问题,特别是要有效解决转型时期的社会问题,更是如此。该书的价值在于纠正年轻人牢骚满腹、怨天尤人、指手画脚的毛病;客观地唤起广泛的希望,召唤大家一起行动起来;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更加深入系统的思考。
  有一句话说得深刻,“胸怀决定规模”,该书已经显示出作者的志向和气度,希望年轻的作者们能够把成就当成过去,继续兼收并蓄,潜心研究当今世界,在正确立场的基础上注意改进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得出的观点更加客观、正确,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和社会实践运动的检验,把未琢之玉雕刻成伟大的作品。即使是真理,也只能等到大众认可并自觉遵守,形成一种新文化,正确的认识才能发挥强大的社会功能。
  为此,每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不管是作者还是读者,应该为此目的而不懈努力。思考是为了认识世界,掌握真理;行动是为了改造世界,把真理变为现实。80后已经行动起来,迟早会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的中坚力量,我们不应仅仅给予他们更多期待,还应给予他们更多关注和帮助,让他们成长得更快更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