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道清淤一场汛期城市保卫战
  • 2012年08月03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工人正在对道路上的窨井进行清淤。
文/本报记者 赵磊 片/本报记者 孙国祥
  城市地下的下水管道能够打几分,一场大雨就可以检测出来。北京的“721”大雨证明了我们的城市地下管道还有些缺陷。因此在汛期来临之前,一场清淤行动,势在必行,潍坊市早在数月之前,已经开始准备,选出了市区五条道路,作为清淤试点,连日大雨市区并未出现险情,说明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
  五条道路雨前清淤
  7月24日,潍坊市区迎来了连续三天的大雨,倾盆而下的大雨虽然时续时断,但是总量仍然不容小觑。然而,家住永安路上一小区的市民高鹏却发现,附近一些经常积水的地方,却“意外”地没有被淹,至少一些积水很快就慢慢变小甚至消失。
  同样的情况,不少市民也在享受大雨带来的凉爽的同时,也是有所发现。“市区五条道路刚刚进行了一次清淤行动,从效果上来说,还不错。”潍坊市市政养管处李海滨说。
  早在2012年初,市政部门曾经做过一次普查,潍坊市区一些道路的管网由于长期没有清理而几近堵塞。“这些排水管道运营之后,因为没有系统性的清淤,所以出现了堵塞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比较严重的地方,政府采购了施工队,对市区五条道路进行了清淤。”
  李海滨说,这五条道路分别是胜利街(月河路至安顺路段)、永安路(东风街至北宫街段)、向阳路(东风街至北宫街段)、东风街(北海路至新华路段)、民生街(北海路至新华路段)。五条道路的清淤工作于4月20日开工,历经40余天,于6月1日正式完工。
机械化作业事半功倍
  “比如说从月河路到安顺路那一段的胜利街,从80年代建成之后,地下排水管道就没有进行过彻底的清淤、疏通,平时就是哪里堵了去哪里通通。”李海滨说,有的地方管道中的淤泥甚至已经堵塞了整个管道的4/5.“不堵到这么满,水就不会往外溢,一米五的管道,能堵到一米一、一米二。”
  竞标竞下这次清淤工程的正是潍坊市天海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冯义平正是公司的一员。“在前几年清淤的时候,我们下井清淤还是用的钩子、竹劈,基本上没有机械化的工具。”冯义平回忆道,那时候清淤也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排水管道里面可能有硫化氢、沼气、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
  因此,工人下井有安全隐患,以前也发生过多起意外,正是因为这些教训,现在已经明令禁止人员下井,现在都采用了机械化清淤。“打开井盖,先要用鼓风机往里面吹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用毒气检测仪进行测试。如果测试不合格,就继续鼓风;如果检测合格,那就可以下井了,但是只能在井口,同样不能进去井里面。”
  “现在下去,要带上防毒面具、防护服和氧气,保证下去以后的安全。”冯义平说,如今清淤更多的是靠机械化作业。高压清洗车、吸污车、管道内窥检测车、罐装密封式淤泥外卸车、抓泥机、毒气检测仪,这些新型的清淤机械,比起当初的钩子竹劈,可谓是鸟枪换炮。
全面清淤势在必行
  清淤工程经历40多天,清理管道15公里,清除淤泥约计5000立方米。“这次清淤工程,至少要保证下雨之后城市排水的畅通,不出意外的话,一年之内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李海滨说,五条道路的清淤仅仅是一个试点,如果这次工程效果良好的话,会将清淤推广出去,在整个城市的排水管道进行大范围的清淤。主要清淤对象是老城区、建设年代比较长的排水管道。“这些管网设计的时候口径就小,清淤再跟不上,很容易排水不及时。”
  实际上,从2009年之后,潍坊城市的大街上就很少看到污水外溢的现象,即使有也多数是沿街的门头房排污管道堵塞导致。但是,去年一场大雨,3小时降雨140毫升,潍城区多处被淹,给城市的排水系统敲响了警钟。
  8月2日晚间,台风“达维”登陆山东半岛之后,潍坊势必会迎来新一轮的降雨,届时,正是再次检验五条道路清淤成效的机会。这次清淤,仅仅是一个试点、一个起点,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清淤工作已经提上日程,开始逐渐逐渐辐射出去。
  即使潍坊地处平原地带、有白浪河、虞河两条排水河流贯穿,也无法掩盖排水前景忧大于喜的现状。只能说,潍坊还没有到雨灾人祸的临界点,但这并不是悠悠自得维持现状的借口。北京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一场清淤、一场城市地下排水管道的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起步,并不算太晚。

暴雨预警信号等级:
  潍坊市气象局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暴雨预警信号一共可分为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
  暴雨蓝色预警信号:12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黄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橙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暴雨红色预警信号:3小时内降雨量将达10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10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本报记者 赵松刚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