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于台风 关于经济
  • 2012年08月06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周爱宝

  鱼翔潭底,燕子觅食细雨中。上周六真是凉快,与朋友在济南南部山区坐在屋檐下发呆。这场台风给济南带来了一个凉爽的周末。台风不一定只带来灾害,也会带来丰沛的降水。全球经济持续的不景气,股市一再探底,固然让人忧心重重,但是经济结构必须调整,增长方式必须改变,却成了共识。危机里面有机会。
  上周爱宝从网上看到了证监会主席郭树清的一篇文章,里面有不少真知灼见。文章题目振聋发聩--《不改善金融结构,中国经济将没有出路》,郭树清认为,中国经济结构严重失衡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政治体制背景,原因之一是要素市场未能充分发挥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只有深化改革,打破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市场长期存在的体制性障碍,才能显著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他写道“2012年以来,国民经济增速有所放缓,非常正常也非常合理。我们不能不转变发展方式,这正是“十二五”规划的核心内容。在此过程中,金融体系的深入改革,承担着全局的历史的责任。”大家有目共睹,郭树清履新以来,一直有深刻的忧患意识,在其位谋其政,至少从自己的业务范围努力把中国资本市场引向健康发展之路。
  不必讳言,尽管国家三令五申要转变增长方式,但是许多方面仍然迷恋“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行政化”,对经济失衡的信号视而不见,用行政手段阻碍着市场资源配置。与热衷于城市建设相比,养老问题与人口老化问题更让人担忧:中国人口比美国人口老化得多,60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13.7%,但积累的养老金很少。目前全部加在一起只有约3万亿元,占GDP的比例不到7%,人均2300元。而根据统计,2010年美国养老金规模占GDP的73%,人均3.5万美元。当然,中国经济持续三十多年的超高速增长,积累一些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从要素投入成本和资源配置效率的角度来看,许多方面已经达到极限。传统的增长模式必须改变,这就是残酷的现实。
  作为资本市场的守夜人,证监会从自己的努力做起,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现在的金融业处在悖论中,这就是“两多两难问题”:企业多,融资难;资金多,投资难。问题的症结在哪里?“在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大企业、政府相关企业占有的金融资源优势比较明显,中小微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获得的服务非常有限。2011年,我国有超过1000万户的中小企业,贡献了税收的50%,创造了国内生产总值的60%,完成了创新成果的70%,解决了城镇就业的80%,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真正的新兴产业往往孕育于小微企业之中,极大的不确定性和轻资产的特点,决定其往往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利用资本市场,包括股票、债券,以及风险投资、私募股权基金等等,提供了一套融资方和投资方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机制,成为推动创新型企业成长的基础平台。
  正如金融问题不仅是金融业的问题,经济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改善金融结构也只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必要条件。从这个意义上,郭树清的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台风要来谁也挡不住,但在预防次生灾害时,人为的因素很大,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协作。放弃局部利益,才会得到全局利益,失掉一部分是为了赢得经济的增长和整个社会的和谐。这是爱宝关于台风、关于经济的思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