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齐鲁晚报数字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男篮为何溃败伦敦
靠强心针,救不活病人
  • 2012年08月07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本报特派记者 李康宁 
  北京奥运会上那支令人心潮澎湃的男篮,已经完全成为了刀俎下的鱼肉。每场比赛,邓华德都像一位拯救世界的英雄一样大喊大叫,但终于没有起死回生。他终于知道,只靠强心针,救不活一个垂危的病人。
  姚明说:“事实证明,精神需要实力做基础!”实力,又该从哪儿来? 
  赢球全靠“撞大运” 
  2010年4月30日,邓华德正式接过了中国男篮的教鞭。他率队拿到了亚锦赛和亚运会冠军,并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惊险地闯入土耳其世锦赛的16强。捶胸顿足高谈阔论,是这个老外留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但翻翻成绩表,只能感叹邓华德运气好。土耳其世锦赛中国队进入16强全凭别人帮忙;而2011年亚锦赛,中国队更是主场1分险胜约旦称雄。成绩虽然还不差,但中国男篮的表现其实是在倒退。
  但邓华德依然不承认自己水平不佳,他甚至认为,都是俱乐部把球员练坏了。对此中国篮球人终于忍无可忍开始反击,日前宫鲁鸣就指出,中国队面对全场紧逼毫无办法。而全场紧逼恰恰是中国队的发明,在邓华德这里这个传统彻底断掉了。
  一位CBA俱乐部主教练表示,“作为一名教练,赛前准备对于球队来说非常关键,但几场比赛,邓华德就那么两三套战术。即使战术有限,也应该根据不同对手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布置。但在我看来,他对每场比赛的准备其实都一个样。”也正因为如此,在惨败于巴西队后,陈江华抱怨“所有的战术都被掐死了”。
欧美风格举棋不定 
  在姚明还在的时候,欧洲名帅、素有“篮球恺撒”之称的尤纳斯,力主实行球员大型化力量化。战术朴实简练,虽然打得不好看,但连创佳绩。
  邓华德入主之后,将中国男篮改成了“速度与激情”式的球队。风格的摇摆,让中国男篮无所适从,最终迷失,丢了自己的传统。
  其实,在邓华德正式接手中国男篮时,业界就普遍存在一些忧虑,毕竟邓华德的履历并不出色,执教水平也有待观察。但当时篮协认为,换这么一个美国教练,可以改一下长期以来偏于欧化的风格。而且,在后姚明时代,确实需要这么一个激情人物来鼓舞士气。
  姚明也承认了邓华德的作用:“第一是允许工兵型和特殊才能球员入选。另一点,是对队员的尊重和人性化。”这两项,都是美国教练的最鲜明特点。但问题在于,中国球员和美国球员,从小就是两种不同属性的球员。中国球员更注重战术和整体,打球不像欧美球员那样随心所欲,也不具备这种超强的个人能力。
  因此,尽管这几年中国男篮出现了郭艾伦等一批技术能力不俗的年轻小将,但他们的水平,只能在国内高人一筹。一旦到了国际赛场,面对整体实力平均的欧美强队,作用便会大大衰退,从身体对抗到意识能力,都无任何优势。
人才积累不足 
  “我们有13亿人口,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球员?因为我们把体育从教育中剥离了,脱离了宽广的教育体系空间,使我们的青少年培养体制变得非常狭小。我们是有一些比较冒尖的球员,短期内也能取得一些效果,但长期下来就会落下风。”在大比分被巴西队横扫之后,姚明这么说。
  伴随着大郅、朱芳雨等球员的老去,目前的这批队员,已经没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联赛中有潜力成为世界级球员的也极少。要想改变这一现状,最根本的方式就是体育回归教育。
  但就现状来看,学校体育和职业体育之间,仍是并行的两条轨道。虽然这些年来,也有一些大学生球员进入CBA打球,但这毕竟和欧美有所区别,不能成为主流。大部分的职业俱乐部,还是依靠自己的梯队培养运动员。
       (伦敦8月6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信地址:中国 山东省 济南市泺源大街6号F15   邮编:250014   E-mail:wl@qlwb.com.cn
电话 新闻热线:96706   报刊发行:0531-85196329 85196361   报纸广告:0531-82963166 82963188 82963199
副刊青未了:0531-85193561   网站:0531-85193131   传真:0531-86993336 86991208
齐鲁晚报 版权所有(C)   鲁ICP备05004346号